深圳地鐵10號線涼帽山車輛基地工程過半 擬2020年使用
涼帽山車輛基地是深圳地鐵在建10號線的重點、難點工程,地鐵車輛的停車和檢修基地、全線地鐵運營調度指揮中心。場區(qū)東西長800米,南北寬130米-330米,建筑面積相當于35個國際標準的足球場大小。
建地鐵就是建城市,這是深圳地鐵建設者最常說的一句話。這是一家功能齊全的地鐵列車“4S”店,又是一座可抵百年一遇暴雨的防洪調蓄池。它是深圳地鐵在建10號線的重點、難點工程———涼帽山車輛基地。它是地鐵工程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鐵車輛的停車和檢修基地、全線地鐵運營調度指揮中心,又是同類工程中難度最大的、工程最為復雜的、同等規(guī)模占地面積最小的、國內罕見的多層車輛基地。
同等車輛段中占地面積最小
深圳地鐵10號線工程線路起始自福田區(qū)口岸站,終至龍崗區(qū)平湖中心站,線路全長29.34公里,共設車站24座。其中涼帽山車輛基地通過出入線隧道與10號線甘坑站和涼帽山站銜接。
涼帽山車輛基地位于深圳龍崗區(qū)秀峰路東側、涼帽山山區(qū)內。場區(qū)東西長800米,南北寬130米-330米,基地功能齊全,內設雙層停車列檢庫、聯(lián)合檢修庫、綜合樓、物資總庫、綜合維修中心、牽引變電所、易燃品庫等17座單體建筑,工程總占地面積29.57公頃,總建筑面積為24.6萬平方米。
根據(jù)中國電建深圳地鐵10號線涼帽山車輛基地項目經(jīng)理李志華計算,這樣的建筑面積相當于35個國際標準的足球場大小。“但其占地面積則是同等規(guī)模的車輛段中最小的。”
據(jù)李志華透露,這在國內比較罕見。據(jù)中國電建深圳地鐵10號線涼帽山車輛基地10 13- 2工區(qū)項目技術科科長張紅波介紹,作為大規(guī)模的架修段工程,涼帽山車輛基地每車的用地面積515平方米,遠低于全球同類標準的車輛基地。
國內罕見多層車輛基地
如今,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建設或正在加大地鐵軌道交通建設,而占地面積大的車輛基地則是必備,其中如何節(jié)約土地資源的問題越發(fā)緊迫。對于寸土寸金的深圳以及其他城市也是如此。
為了實現(xiàn)土地利用最大化,深圳地鐵集團、中國電建及相關設計單位秉承空間資源多元化、工程設計生態(tài)化的理念,按照百年工程標準設計,突破以往只在地面鋪設軌道并搭建上蓋的傳統(tǒng)設計,將聯(lián)合檢修庫設計為三層結構為主,局部為四層結構;雙層停車列檢庫則主要為二層結構,局部為三層結構。也因此,涼帽山車輛基地成為國內罕見的多層車輛基地。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其中單層最大高度達到15米,這接近于一般居民樓的5層樓的高度,總高度則達49米。
由于單層一般在11-15米之間,單層如此之高給施工增加了很大的難度。“即使占地面積小,要建連續(xù)幾層十幾米以上難度也很大。10號線這種施工難度在車輛基地工程建設中是最大的。想找一些相關項目去學習都很難。”李志華說。
另據(jù)悉,出入線明挖基坑底部設有兩個二級基坑,即“坑中坑”,使得明挖基坑工況更為復雜,也是該車輛基地的另一大特色,與出入線“S”形隧道構成涼帽山獨特的風景線。
兼具百年防洪調蓄功能
由于原初設階段車輛基地選址大部分位于二級水源保護區(qū)范圍,不滿足環(huán)境保護要求,2015年5月,根據(jù)《飲用水水源保護區(qū)污染防治管理規(guī)定》及環(huán)境保護部意見,涼帽山車輛基地進行了一次用地調整,將車輛基地調出水源保護區(qū)。為此,需要填平庫容為4萬立方的廢棄竹坑水庫。但是,深圳自春季以后降水量較為明顯,水官高速及邊坡大量雨水匯入場區(qū),做好工地的防洪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為保證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及防洪需求,施工單位加強前期策劃,在車輛基地雙層停車列檢庫及聯(lián)合檢修庫下設一座庫容量約10萬立方的防洪調蓄池。以此代替原竹坑水庫功能。通過南、北兩側的排洪渠、箱涵、隧洞等設施,匯集片區(qū)雨洪至調蓄池后排至市政管網(wǎng),確保車輛基地及周邊山區(qū)防洪調蓄功能。據(jù)介紹,目前防洪調蓄池工程已經(jīng)全部完成,可防百年一遇暴雨。
涼帽山車輛基地作為地鐵工程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鐵車輛的停車和檢修的唯一基地,也是10號全線地鐵運營調度指揮中心。它建設的進展是深圳地鐵10號線開通運營的關鍵。工程自2015年10月開工,計劃工期約54個月,計劃2020年移交投入使用。目前,涼帽山車輛基地工程已完成總工程造價的52 .6%,現(xiàn)工程已經(jīng)全面進入主體施工階段。
最大程度和諧生態(tài)與建設
涼帽山車輛基地堅持建地鐵即建城市,其尊重生態(tài)、綠色環(huán)保的綠色施工建設也極具示范意義。工程建設中響應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完全避讓水源保護區(qū),建設地下調蓄池,做到最大程度和諧生態(tài)與建設。
更值得關注的是,深圳是土地資源最為稀缺的一線城市,面對現(xiàn)實復雜的用地情況,工程不僅主動避讓城市潛力地塊,創(chuàng)新節(jié)約集約用地方式,建設國內罕見的多層車輛基地,把土地資源利用最大化,同時還超前策劃,預留遠期地鐵延長線檢修及停車能力,做到最大程度結合城市建設。
來源:南方都市報
- 深圳地鐵6號線南延線首條暗挖隧道順利貫通
- 深圳地鐵10號線平湖樞紐站取得突破進展
- 深圳地鐵國慶中秋延長運營 23條大巴將配合延時
- 深圳地鐵32號線有望增設土洋站 7號線北延難實施
- 深圳地鐵6號線長圳車輛段停車庫 將于年底封頂
- 深圳地鐵8號線修建進程爆光!引用11項建設新技術
- 深圳地鐵1號線前海灣站至白石洲站區(qū)段16日晚提前結束運營
- 深圳地鐵3號線10號線南延線規(guī)劃進入福田保稅區(qū)內部
- 深圳地鐵12號線怎么走?寶安老城區(qū)地鐵線的“十年沉浮史”
- 為深莞一體化提供基礎 兩條深圳地鐵將從寶安接駁東莞
信息首發(fā):深圳地鐵10號線涼帽山車輛基地工程過半 擬2020年使用
深圳地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