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數(shù)字貨幣交易所?可能嗎?
先說結論,根本不可能取締交易所。
我會用大家能聽懂的話說明為什么不會取締交易所,這次謠言的起因,以及造謠團體是誰,其目的為何,我會之后說。
首先,問你一個問題,ICO被禁止的時候,國家是直接收了ICO的幣,充歸國有。還是要求ICO的幣按照眾籌的原始代幣退回?
答案是,按照原始代幣退回。以比特幣眾籌的退回比特幣,以ETH眾籌的退回ETH。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ICO這件事,國家都要求按照非法獲取的原商品退回,假設,我是說假設取締交易所,你的錢會充歸國有么?
答案很簡單,如果這種事真發(fā)生了,交易所里你的余錢會退錢,余幣會退幣。
那么,幣退到哪里去呢?
了解數(shù)字貨幣的人都知道,會退回錢包地址。
然而退回錢包地址以后,比特幣接下來很快就可以匿名交易了。
而且因為交易所上的幣很多,那么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場外匿名交易會嚴重增加,無法監(jiān)管的非法交易的數(shù)量將會劇增。
那么,國家今年上半年,花了大量財力,人力,物力來建立的實名交易,交易所管控,就會全部作廢。今后比特幣洗*錢之類的事情,中國再也無法控制了。
很簡單一個問題,國家花了半年時間,好不容易把這件事控制在手里,然后突然就砸了,給了別人牌照,做了監(jiān)管,然后突然收回來。
所以結論很簡單。既然國家已經在上半年花了大力氣做了國內所有交易所的監(jiān)管,那么也就沒有任何關閉交易所的理由了。
知道了這點,接下來我來分析謠言新聞的來源和背后的利益集團。
首先我們看到這篇傳的很火的文章:
時間為8號9點56。并非財新網(wǎng)最新的新聞源,我們可以在這篇網(wǎng)站上找到更早的新聞來源,也就是這篇,于8號9點09發(fā)布:
而這篇微信推送的時間是9點整:
那么就延伸出了3個問題:
1. 財新網(wǎng)的記者唐晗是如何在9分鐘之內寫出這么長的一篇文章,并且排版發(fā)布的?
2. 為什么選擇周五晚上8點?
3. 如果對照這個的K線信息,在9點15的時候,此時這先發(fā)布的兩篇文章的閱讀量加起來還不夠一萬,被眾多人看到的《虛擬貨幣交易所時代結束》這篇文章還沒有發(fā)布,但是此時以太坊突然下跌了1000多點,緊接著,比特幣突然下跌1000多點,接下來其他幣種開始同步下跌。那么問題來了,這新聞只被不到1萬人看到,時如何能夠帶動至少數(shù)億才能瞬間砸盤的金額呢?
做過新媒體的人都知道,一篇專欄文章需要反復推敲,排版,9分鐘之內能夠寫完文章并且排版好這么長的一篇文章,這是極難達到的。但是有一種情況除外,那就是文章提前寫好了,定時發(fā)布。
那么問題來了,黃金頭條的專欄作者,是如何知道40分鐘以后財新將會證實這件事呢?我們到剛才財新網(wǎng)那篇文章下,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有趣的事情:
新聞一開始以為okcoin是虛擬貨幣,然后今天去看,已經改了。
還有看看右邊的編輯推薦
為什么編輯會同時推薦這兩件個文章呢?
你看,有些話并不適合明說。莫非有的人太好名聲了,投廣告的費用多了一些,于是除了發(fā)布謠言用的文章,又多發(fā)布了一篇文章吹捧自己?畢竟有的人靠吹捧自己可是賺了不少錢(個人猜測這個早已準備好的講稿是讓人以為他還在國內)。
至于為什么選擇周五晚上9點呢?一般而言,政府機構上班時間是周一到周五,8小時工作制度。晚上9點已經下班了。那么,在周五晚上9點發(fā)聲,周六周日,因為官媒周末休息不發(fā)聲,就有2天時間制造恐慌情緒。
至于文中說的國幣網(wǎng),本來就在ICO平臺名單中,是本來就要被叫停的平臺。
拿一個本來就被叫停的ICO平臺,來說比特幣交易所將被取締。這個指桑罵槐真是玩的溜?! ?/p>
至于其他官媒轉發(fā),比如各種韭菜群里都有人說,人民日報的海外推特證實這個謠言。當時我有個疑問,為什么不是人民日報國內的微博發(fā)消息,而是放在海外的推特發(fā)?然后我去看這篇新聞的地址:
已經沒了。
至于為什么交易量從去年的占9成降低到今年的3成。其實根本和實名制毫無關系,原因非常簡單。因為今年國內收手續(xù)費了,有手續(xù)費以后,簡單的日內高頻策略已經不再能夠獲利去年一個20萬元持倉的賬戶跑日內高頻策略可以跑出一天2個億的交易量。但是你猜猜利潤才多少?
而低頻策略20萬的倉一天只能跑幾百萬的交易額。所以一收手續(xù)費,交易量當然下來了。
只不過恰好監(jiān)管的時候,強制手續(xù)費和實名制在同一個時期被強制要求了而已。
為什么在新聞只有少數(shù)幾個人看到的時候,幣價能夠瞬間下跌那么多呢?我猜測原因很簡單,如果只是看到了新聞,但是幣價并未大幅下降,很多人并不會恐慌。但是如果看到幣價大幅下降后,再看到新聞,就會因為人追查原因的心理,產生極度恐慌的情緒。
所以目前很大概率來看,這個新聞是假的。而傳出這個新聞的目的就是為了制造恐慌情緒,拉低BTC和ETH的市場價格(但是由于BTC的權重太大了,一旦它下跌,大概率所有幣都會下跌)。
那么一個很具體的問題就出現(xiàn)了,為什么有人要散步這個謠言,制造恐慌,并且拉低比特幣價格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看看之前ICO最瘋狂的時候,比特幣和以太坊的K線給我們展示了什么信息(第一張圖是比特幣的,第二張圖是以太坊的):
6~7月沒有任何重大利空消息,而且比特幣臨近8月1號的BIP148這樣重大的利好消息,本應該穩(wěn)定,但是跌得卻比這次的交易所要關停這種重大利空消息跌得還狠。這是為什么呢?
有些話不適合明說,我只是猜測哈,有的人ICO到了ETH和BTC以后,沒有拿在手中用于技術運營,而是直接套現(xiàn)了。由于ICO太過于瘋狂,套現(xiàn)金額過多,所以直接導致大盤一路下跌。
這時,我們做個簡單的平均數(shù),套現(xiàn)時的平均價格再1900左右,算上恐慌性拋售,ICO團隊套現(xiàn)ETH的平均價格大約在1300~1700左右,套現(xiàn)比特幣的價格平均在14000~18000左右。
我在6月份的時候曾經說過,不要參與ICO,大部分ICO都是非法集資,和微盤之類的龐氏騙局沒有任何區(qū)別。而且國家早晚管控ICO,管控ICO之后,會因為恐慌情緒,導致先發(fā)生一波大跌,然后資金回流主流貨幣,進而導致主流貨幣大漲。不知道還有人記得不。
那么,國家管控ICO之后會怎么樣呢?國家不是流氓,不可能把人民投資資產收歸國有,所以理所當然地會要求ICO平臺歸還非法獲取的商品,也就是ICO的BTC和ETH。
沒想到的是,國家管控ICO那么快,直接導致了這個事件的快速發(fā)生。而且果不其然,幣價大漲,比特幣直奔30000點高峰,以太坊重回2500。
但是問題來了,ICO套現(xiàn)的時候,這幫騙子套現(xiàn)BTC的平均價格約16000,套現(xiàn)ETH的平均價格約1600?,F(xiàn)在要退還ETH和BTC,手上沒有,怎么辦?
買?。?/p>
從哪里買?套現(xiàn)的時候一個比特幣才套了16000,一個以太坊才套了1600。而且還花了一部分錢了。當年非法集資了4個億,現(xiàn)在要還7個億,這不是要人老命了么?
跑?賠錢事小,不服從監(jiān)管,那是要命的。
于是鋌而走險,趁ICO的利空消息還在不了解幣圈的韭菜之間以訛傳訛的時候,花錢買通諸如財新之類的財經媒體,在周五晚上9點,周末政府機構休息,無法出來辟謠的時候,借著ICO交易所關閉的空擋,指桑罵槐,騙老百姓們說這是比特幣交易所,國家將要關停比特幣交易所,來一波恐嚇性新聞。
幣價暴跌,再低價回收籌碼,按照監(jiān)管要求退還BTC和ETH。
可惜的是,時代的發(fā)展不會簡單的順應個人的意愿。無論怎么砸盤,怎么出利空消息,比特幣已經再也無法跌到16000了。就算是以太坊,一波也砸不下來,只好今天再砸了一波。
我知道不少幣圈以外的人,抱著看戲的心態(tài),希望這些曾經因為投資數(shù)字貨幣賺錢的人賠死,于是一起宣揚利空消息。
這篇文章寫于2017年9月10日,現(xiàn)在是周日,明天周一,看看諸如okcoin,火幣這類的比特幣交易所是否會關停,一天以后見分曉。
話放這了,歡迎打臉。
另外,這篇文章就用我昨天在朋友圈里發(fā)的一個笑話結尾吧。
路人甲對路人乙說:我聽說國家在醞釀什么大事哎。
路人乙對路人丙說:我聽甲說國家在醞釀取締交易所哎。
路人丙對路人丁說:我聽乙說國家決定關閉交易所哎。
路人丁對財新網(wǎng)主編說:我聽丙說接近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的人確認了這個消息哎。
財新網(wǎng)主編說:什么?數(shù)字貨幣時代已經過去了?
網(wǎng)易,新浪財經等說:什么?財新網(wǎng)說監(jiān)管局決定停止國內虛擬貨幣交易,該決議已經部署到地方?
韭菜們驚了:什么?監(jiān)管決定關閉交易所,所有資產收歸國有?
別鬧了。洗洗睡吧。
- 鈦幣登錄海外交易所,OEX注冊及充值鈦幣
- 央行副行長范一飛:中國法定數(shù)字貨幣理論依據(jù)和架構選擇
- 為何數(shù)字貨幣不能在開放平臺與法幣直接交易?
- 數(shù)字貨幣ICO應納入沙箱監(jiān)管
- 虛擬數(shù)字貨幣緣何一周兩次大暴跌
- 新興市場教父:數(shù)字貨幣短期內不會消失
- 官媒頭版評ICO融資:穿著數(shù)字貨幣馬甲的偽金融創(chuàng)新
- 黑客盜走了15萬枚以太幣 數(shù)字貨幣多重簽名存漏洞
- 致數(shù)字貨幣:別再想自己值多少錢的事了
- 為什么數(shù)字貨幣不能在開放平臺與法幣直接交易
信息首發(fā):關閉數(shù)字貨幣交易所?可能嗎?
數(shù)字貨幣 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