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二代留學只為開闊眼界 創(chuàng)業(yè)不愿繼承父業(yè)(3)
接受度和融入度更快,和成長背景相似的朋友很快抱團
在美國呆了六年的嚴思博是標準的深二代,父母在80年代從內地的國企停薪留職來到深圳創(chuàng)業(yè),她從出生到高二一直呆在深圳,高三的時候選擇出國讀書,今年將碩士畢業(yè)。她更習慣別人叫她的英文名D oris, 像我這樣高中就出國的深圳學生非常多,我在深外的同年級同學里有十幾個高中就出國了,大學畢業(yè)后出國深造的就更多了 。正在讀初二的彭熙琳今年寒假就和媽媽一起到美國參觀學校,準備申請材料,打算高中就到國外上學。
談到為什么出國,D oris非常洋派地攤了攤手說: 應該跟大部分出國讀書的人理由一樣吧,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很明顯的是,深二代對 外面的世界 的接受程度和融入速度都更高更快。D oris也認為在留學時遇到的深圳同齡人無論是初高中就出國,還是大學畢業(yè)才出國,適應期和一些來自內地城市的同學相比,都要短得多。
初中、高中海外留學一年花費大概在20萬到30萬人民幣之間,深二代們普遍家境比較好,他們出國就沒有那種為了改變命運而背水一戰(zhàn)的奮斗感,而是為了看看世界、充實自我、接受更好的教育洗禮。大概是因為出發(fā)點比較輕松,反而事半功倍,在國外不會長時間格格不入。
能夠快速適應國外生活,另外重要的一點原因是深二代們因為成長經歷類似、共同朋友多,在國外會迅速抱團成為同一個圈子。畢業(yè)于牛津大學的王驍,在英國時最好的幾個朋友都是和他一樣來自深圳實驗中學的。因為有共同好友,在Facebook上很快就搭上話認識了。深二代和其他來自北上廣一線大城市的年輕留學生不同之處在于,他們的圈子因為熟悉的社交關系而變得更緊密,彼此更容易產生認同感。
深二代留學生低調不跋扈,留學后的選擇也有很大自由度
在富二代、官二代扎堆的留學生中,來自深圳的留學生很少出現負面新聞,低調是他們普遍的特點。 不是說我和我的朋友們不會去買奢侈品、不會在社交網絡上發(fā)party的照片,只是來自深圳的人幾乎沒有那種跋扈的氣質,一方面是因為南方人比較peace,還有一個原因大概就是來自父母的教育。 D oris的父母就是白手起家的生意人,給她的零花錢讓她過得舒適之外還綽綽有余,但D oris并不覺得這值得炫耀。 因為從小耳濡目染父母對待金錢的態(tài)度,明白這些都不是白來的。
無論在哪,來自深圳的留學生大多比較好辨認,新海歸協(xié)會會長李海濱說: 他們會更時尚一些。 從小接觸的英美和香港文化讓他們的品味較好,知道怎么打扮是合適的,會顯得潮一些。
信息首發(fā):深二代留學只為開闊眼界 創(chuàng)業(yè)不愿繼承父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