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大代表:地產項目天天落地 學校咋就建不起來
“最近幾年財政安排的資金大量用不完被退回,是什么原因?”“2017年和2018年我市學位缺口量到底是多少?”“地產項目天天落地,學校怎么就建不起來?”1月15日,深圳市六屆人大三次會舉行唯一一場人大代表詢問會,楊瑞等13名代表共同發(fā)起“如何進一步提升深圳教育質量”的詢問案。
追問A
本級預算教育支出
完成率僅有五成多
為什么會用不完?
“2016年決算數(shù)尚未結束,但從1至11月部門預算執(zhí)行情況看,存在大量財政預算結余、閑置,乃至退回,這說明什么?請給予回復?”深圳市人大代表肖幼美告訴羊城晚報記者,最近幾年財政安排的資金大量用不完,被退回來。2015年市本級預算安排教育支出達185.6億元,預算調整數(shù)169.1億元,實際決算數(shù)90.5億元,完成率僅53.5%,退回財政資金78.6億元。2016年的決算還沒有完成,但根據(jù)2016年教育局本部的預算,安排26.7億元,完成18.4億元,仍有8.3億元沒有完成。
深圳市財政委主任湯暑葵回應稱,安排的錢,沒有完全花出去,原因是多方面。湯暑葵強調,深圳中小學生人均經費都提高了,“雖然現(xiàn)在教育經費安排花不出去錢,但未來幾年不是這樣”。
深圳市教育局局長張基宏則回應稱,“十二五”期間,全市教育經費支出達1259億元,教育資源得到快速擴充,全市現(xiàn)有各級各類在校生達188萬人,比2010年增加近30%,其中義務教育在校生113萬人。“教育經費的比例每年都增加,未來會花更多的錢,其中包括對于高等教育的建設發(fā)展,另外就是公辦中小學義務教育學位的建設”。
追問B
中小學校教育預算
執(zhí)行率過低不合規(guī)
教育局如何評定?
深圳市人大代表鄭學定現(xiàn)場提問:“經過我進一步追查,2015年小學教育預算12756萬元,決算3725萬元,完成率29.2%,初中教育47133萬元,決算9245萬元,完成率19.6%。這么低的執(zhí)行率是不符合預算法規(guī)定的,教育局是如何評定的?”
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范坤回應稱,當年的項目,有的是跨年度的項目,像高等教育在設計規(guī)劃還沒有用錢,但是開工就會開始大量用錢。范坤補充說,區(qū)里負責中小學的問題,市教育局主要負責高等教育的問題……一個學校的規(guī)劃落地幾年都建立不起來,有規(guī)劃、拆遷等問題,有的學校規(guī)劃在山上,還有的是在水中央,都沒辦法建立。”
對于回答,鄭學定認為:“不能把責任推到區(qū)里,市教育局沒有責任嗎?房地產項目天天落地,學校怎么就建不起來?教育局要把2017年的錢有效地用出去,把學校建起來!”
范坤表示,會加大推動各個項目的落地。
追問C
每年都發(fā)學位預警
現(xiàn)實情況市民關心
到底缺口有多大?
作為詢問案的發(fā)起人,深圳市人大代表楊瑞表示,深圳每年都會出現(xiàn)學位緊缺的問題。他發(fā)問教育局,深圳的學位缺口到底有多少?
深圳市教育局局長張基宏表示,目前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有596所,在校生113萬人,其中學位的72.5%(公辦學位的58.7%)提供給了外來人口子女,無論就讀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都按全市統(tǒng)一的標準享受免費義務教育政策。
張基宏說,由于深圳適齡人口增速快、基礎教育質量好,非深戶籍人口比例高且入學門檻低,中小學學位供需矛盾較為突出。隨著隨遷子女參加中考高考新政策和“全面二孩”政策的全面實施,未來深圳中小學學位需求更加旺盛,學位供給將面臨更大壓力。根據(jù)出生人口等測算,2017年深圳公辦小學小一學位缺口將達4.63萬個,公辦初一學位供需基本平衡,2018年公辦小一學位缺口將達6.1萬個,公辦初一學位缺口0.32萬個。“市民和代表通常所稱的學位缺口,主要是指公辦學位缺口,加上民辦學校提供的學位,全市學位供需基本平衡,但個別區(qū)域存在結構性矛盾。”
張基宏承諾,深圳市教育局計劃“十三五”期間,新改擴建16所公辦高中和170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新建公辦中小學學位23萬個以上,其中2017年計劃新改擴建34所中小學校,新增4.7萬個公辦中小學學位。
信息首發(fā):深圳人大代表:地產項目天天落地 學校咋就建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