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的罪與罰:內幕交易致對沖基金SAC隕落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內幕交易一貫是從重處罰、毫不姑息,其懲罰的嚴厲程度足以產生極高的內幕交易成本,從而有效打擊違規(guī)交易。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內幕交易一貫是從重處罰、毫不姑息,其懲罰的嚴厲程度足以產生極高的內幕交易成本,從而有效打擊違規(guī)交易。
2009年以來,華爾街有近百人遭到內幕交易指控,在這些案件中,或是泄露有關收購合并的機密消息并用這些消息來牟利;或是在發(fā)出股票評級變化消息前先下手交易;或是利用一次性手機、暗語和現(xiàn)金回扣等方式,完成多宗非法交易等內幕交易。而賽克資本(SAC Capital)的落敗,是監(jiān)管部門多年來在打擊華爾街對沖基金內幕交易行動中,取得的最大成就。
隨著內幕交易丑聞的揭露,這家擁有20年歷史、管理規(guī)模超過150億美元的對沖基金公司,被迫對外部投資者關閉,并繳納18億美元天價罰款及和解金。這是美國政府對內幕交易作出的金額最大的處罰。
年均收益率超30%引質疑
由史蒂文-科恩(Steven A. Cohen)創(chuàng)立于1992年的賽克資本(SAC Capital),憑借近20年的年均收益率高達30%,成為美國最賺錢的對沖基金之一,在華爾街叱咤多年,并被譽為投資傳奇。公司鼎盛時期擁有800名雇員,其中100名為投資基金經理。
據福布斯估算,科恩的個人資產超百億美元,而他在創(chuàng)建SAC時全部資本只有2500萬美元??贫鳛槿水惓5驼{,大部分時間不為人所知。
科恩和他的投資團隊每日在公司交易大廳里買賣1億股股票,這個交易量是美股日交易量的1%。據對沖基金網站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lpha報道,SAC曾一度控制紐交所3%及納斯達克1%的交易。
《華爾街日報》2006年報道稱,SAC進行的每1股交易平均會向經紀公司支付一美分,SAC每年累計會向券商支付4億美元的傭金,由此SAC也成為華爾街爭相拉攏的客戶。
在1992年成立以后的18年中,SAC平均年收益率超30%,其中在科技泡沫爆發(fā)的世紀之交,SAC公司1999年收益率為68%,2000年高達73.4%。SAC每年的管理費為3%,收益提成50%,而業(yè)內標準一般為年費2%,收益提成20%。
SAC近乎異常的超高回報率,不斷引來質疑:科恩是如何做到在長達近20年的時間里大幅超越同行?科恩的競爭對手也對他取得的高收益率的合法性提出疑問。
高額回報也引起了監(jiān)管機構、FBI特工和聯(lián)邦檢察官的注意。但科恩總能置身事外,以至于有媒體將其稱為“華爾街不倒翁”。截至2012年底,美國監(jiān)管方并沒有發(fā)出過針對SAC的任何民事訴訟。
“別人都說科恩是幕后‘巫師’。但回報率是如此之好,大多數(shù)投資者對他如何操作毫不在乎。”科恩的一位客戶曾這樣評價他。
2006年,兩家公司起訴SAC,指控科恩以內幕消息進行交易,但這兩起訴訟都在科恩成功做出辯駁后被駁回。
2009年底,科恩的前妻帕翠莎-科恩(Patricia Cohen)爆出科恩涉嫌內幕交易。帕翠莎稱科恩在1986年擔任Gruntal的交易員時在通用電氣收購RCA案中涉及內幕交易,指控科恩通過內幕消息獲得大量非法收益。2011年3月30日,該案被駁回,法院裁決帕翠莎的指控僅為猜測和謠言。
關系網密布 調查取證耗時十年
對于SAC通過內幕交易獲取巨額回報的傳聞、舉報和指控,美國民事和刑事機關用了十年時間調查取證。
各種線索指向了一家名為Primary Global Research(PGR)的公司,這家公司充當了中間人的角色,撮合行業(yè)中能夠獲取內幕消息的內部人士和基金經理。PGR也成為案件的關鍵突破口。
隨著關系網的脈絡逐漸清晰起來,涉及SAC的非法交易也開始浮出水面。2013年7月,SEC用一份長達41頁的起訴書將SAC告上法庭,控告其內幕交易。起訴書中提到,1999~2010年間,SAC鼓勵員工進行“大量的、無處不在的”內幕交易,從而獲得巨額非法利潤。隨后,美國聯(lián)邦檢察院對SAC提起刑事訴訟,指控該公司肆無忌憚地鼓勵內幕交易。此外,檢察官還以內幕交易罪名起訴8名SAC的交易員和分析師,這些人中的大多數(shù)已經離開SAC。
公告顯示,SAC的多種失誤導致了內幕交易的存在,包括招聘時重點聘用那些擁有上市公司內線資源的員工,未能建立有效監(jiān)管措施來監(jiān)控或阻止內幕交易,而SAC對那些明顯基于內幕信息進行的交易也未提出質疑。
2013年11月4日,美國司法部宣布, SAC已就內幕交易案同意認罪,SAC總計將支付罰金18億美元,包含當年3月SAC已向SEC支付的6.16億美元內幕交易民事賠償金,以及另外將向美國政府支付12億美元罰金以化解刑事訴訟,這也創(chuàng)下了美國歷史上針對內幕交易開出的最大罰單。
據美國司法部公告,SAC還必須停止接受外部投資者的資金,并停止顧問咨詢業(yè)務。
最后的判決
前前后后共有8名前SAC基金經理承認內幕交易而被捕,在眾多關于內幕交易的指控中,馬修-馬爾托瑪(MathewMartoma)是其中最著名的也是最后一位接受調查的前SAC基金經理。該案之所以在當時引發(fā)關注,是因為這是第一個可能牽涉科恩的非法交易。
2014年2月6日,馬爾托瑪被陪審團認定內幕交易罪名成立。同年9月8日,馬爾托瑪因內幕交易罪被判9年監(jiān)禁,同時被處以930萬美元罰款。
2008年7月,在愛爾蘭Elan公司和輝瑞子公司惠氏進行的老年癡呆癥藥物臨床試驗爆出負面新聞前,馬爾托瑪已提前獲得消息。在此之前,馬爾托瑪說服SAC買進1000萬股Elan公司和650萬股惠氏公司股票,市值總額7億美元。內部人士向馬爾托瑪透露,兩家公司新藥試驗的最終效果不佳。SAC得以在信息公開前拋售了所持有的這兩家公司的全部股票,并對這兩只股票建立看跌頭寸,以期從股票下跌中獲利。
負面消息公布后的第二天,Elan股價暴跌42%,惠氏下跌12%,而馬爾托瑪通過提前交易幫助SAC避免1.94億美元的損失,并通過做空獲利8000多萬美元,使公司非法獲益及避免損失共計超2.7億美元。美國檢方稱這是調查過的同類內幕交易案中獲利“最豐厚”的一樁交易。當年,馬爾托瑪從SAC獲得930萬美元獎金。
《紐約時報》稱,在SAC開始賣出兩家醫(yī)藥公司股票的前一天,馬爾托瑪和科恩曾通過20分鐘電話。在對馬爾托瑪調查期間,聯(lián)邦調查人員一直向其施壓,提出如果馬爾托瑪在對科恩及SAC的調查中予以配合,他將獲得寬大處理,但馬爾托瑪拒絕合作。
隨著馬爾托瑪被判有罪,一場針對科恩和SAC的經年累月調查暫告段落。整個調查耗時10年,美國監(jiān)管當局通過順藤摸瓜的方法,逐步摸清了整個內幕交易的復雜網絡。
2016年1月8日,SEC宣布,科恩將被禁止管理客戶的資金直到2018年,這是科恩與監(jiān)管機構達成的和解協(xié)議的一部分??贫鞅唤箞?zhí)業(yè)是因為他疏于監(jiān)管馬爾托瑪。SEC在聲明中還指出,科恩家族基金的辦公室未來將接受SEC的例行檢查。
信息首發(fā):華爾街的罪與罰:內幕交易致對沖基金SAC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