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或現50年一遇特大洪水 將有4到6個臺風登陸
今年,廣東省局部地區(qū)可能出現50年一遇特大洪水。目前,廣州、深圳等地級市的防御標準已經達到百年一遇以上,要針對內澇盲點制定應急保障方案。
今年全省三防形勢嚴峻,將有4到6個臺風登陸
今年登陸或嚴重影響廣東的臺風有4-6個,局部地區(qū)可能出現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日前,廣東省防總召開三防形勢會商會,分析研判和預測臺風、洪水等形勢,及早部署三防減災工作。
廣東是中國受臺風、洪澇影響較多的省份,去年, 威馬遜 、 海鷗 等臺風先后重創(chuàng)廣東。今年,廣州、佛山、清遠等珠三角重要城市防洪設施建設如何?能否抵御重大洪澇災害?3月30日至4月1日,廣東省水利廳走訪了廣州、佛山、肇慶、清遠、江門等地,對北江、西江流域的水利樞紐設施進行考察。
北江大堤加固可防300年一遇洪水
珠江流域歷史上有據可考、影響最大的一次洪水出現在1915年7月,當時東、西、北江均同時發(fā)生大洪水或特大洪水,廣東受災最重,378萬余人受災。百年過后,同樣的災害是否還會再次發(fā)生?目前廣東省的防御建設能否抵御如此大的災害?
省防總秘書長、省水利廳副廳長、省三防辦主任邱德華表示, 同樣的災害仍有可能再次發(fā)生。 據預計,今年西江、北江可能出現10年一遇的中等洪水,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出現大洪水,局部地區(qū)可能出現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目前珠江流域已經形成了完善的防洪工程體系建設,廣東省的水庫、水電站、堤圍工程建設數量在全國均位居前列。 2008年,斥資23.08億元的北江大堤加固達標工程全面建成,通過堤庫及潖江天然滯洪區(qū)聯合防洪調度運用,目前北江可防御300年一遇洪水,提高廣州、佛山、清遠等地市的防洪減災能力。
同時,北江上游由樂昌峽、灣頭水利樞紐和韶關市堤防組成的防洪體系,可使韶關達到100年一遇、樂昌市達到5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邱德華還透露,2014年已獲批建設的西江大藤峽水利工程正在加快建設中,建成后可提高西江滯洪防災的能力,保護廣州、肇慶等城市。
針對內澇盲點制定應急保障方案
據了解,目前廣州、深圳等地級市的防御標準為百年一遇以上,在部分縣鎮(zhèn)村、山區(qū),防御標準從5年一遇、10年一遇到50年一遇不等,對臺風暴雨洪水等災害的防御以群眾轉移避險為主。
邱德華表示, 根據 威馬遜臺風防汛工作的經驗,在臺風、洪水來臨前進行整村整片的轉移,防災效果最好。 但如何做到預警及時、響應迅速,鎮(zhèn)村的通訊能力很重要。今年,省防總和運營商合作,為各鎮(zhèn)村配備備用電源,保障通訊系統使用暢通。
對于城市居民備受關注的內澇問題,省防總表示,去年以來,廣州、深圳等重要城市的三防部門聯合交通部門、城建部門對有安全隱患的涵洞、隧道進行摸查和重新標識。省防總、水利廳和住建廳還對城市內澇盲點進行排查,制定了相應的應急保障方案。
信息首發(fā):廣東或現50年一遇特大洪水 將有4到6個臺風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