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價解禁風聲
限價解禁風聲
一貫把持著調控最嚴標尺的北京,在剛剛交上2013年房價控制目標的答卷后,忽然刮來一陣高價樓盤解禁的風聲。
位于大望京村的綠地中心,斬獲每平方米9.5萬元的均價銷售,引發(fā)業(yè)內熱議,這在去年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另一個備受關注的是泰禾北京院子,2014年1月19日獲準銷售均價在6.3萬元-8.7萬元/平方米。
接近泰禾地產(chǎn)的相關人士透露,還有一批高價樓盤將在近期獲批,但 政府已提前和各個企業(yè)打了招呼,不要炒作給高端樓盤放開預售證 。
鐘生所在的企業(yè),在北京有多個項目等待預售證獲批,在2013年12月遞交預售證的申請后,卻遭遇到預售禁令。但他前段時間托私人關系得到的住建委方面的回復是,春節(jié)后批預售證靠譜。
私下交流時,會和建委部門述說開發(fā)商的困難,周邊價格確實漲了,他們也會考慮實際情況價格控制放松一些。 鐘生表示,過完春節(jié)肯定會加快預售證審核速度,價格管理力度會比2013年松一些,畢竟去年房價控制壓力巨大。北京是響應中央精神,大力增加保障房和自住型商品房供應,把更多精力放在增供應上,未來對商品房的行政限制或會越來越少,市場真正還給市場管。
對比北京、上海、廈門、南京四地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除北京、上海明確繼續(xù)從嚴調控北京特別強調了 堅決保持房價基本穩(wěn)定 外,后兩者在地產(chǎn)調控方面言辭甚少,更多仍是指向保障供應。
在難以簡單拽住商品房價上漲的韁繩時,北京似乎在保證賣地收入,拉低平均住房價格、保障夾心層住房需求三者中間率先找到思路。北京市工作部署將構建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公租房和共有產(chǎn)權房將繼續(xù)作為重點,推進自住型商品住房建設,加快已供地項目實施進度,新增5萬套供地。商品房用地中將有50%用于建設中低價位的自住型商品房。
值得注意的是,在房價漲幅較大的城市增加住房有效供應方面,姜偉新曾公開提到北京市的自住型商品房,要求供需矛盾較大的地方學習并推廣此種模式。
以房價控制目標為地方考核依據(jù),帶著濃厚行政色彩的問責制,或在遭遇問責難后,身影逐漸轉淡,保障房建設和土地供應考核或將加強。朱中一曾表示,未來調控方式上會有所變化,以目標控制為手段的調控方式將會逐步淡化。
但過度階段,仍需要時間。王玨林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目前調控屬于止痛藥,有病吃完暫時不疼。長效機制,藥力更為持久,能管較長的一段時間。最后根除病根,是通過法制建立市場。但一步邁向法制太難,建立長效機制是用更合適的辦法來替代目前的短期調控。一切都需要時間。
信息首發(fā):深圳等房價漲幅超20% 問責制成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