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90后被邊緣化的原住民 盡量不與外地人通婚(4)
長幼有序,頂撞長輩會被全村人罵
在深二代關(guān)注著出國留學(xué)、移民的話題時(shí),家住龍崗、寶安的90后原住民即便提到工作、創(chuàng)業(yè)的地理半徑亦不會超越深圳市。而這對于他們而言,已經(jīng)是村子以外的世界了。
“我哥曾經(jīng)問過我考研要不要考到外國去,然后在那里定居。不過我不想考研。”小凱說。沒有移民的意愿,而這正是90后原住民普遍的想法。“因?yàn)槲覀儚男≡诖謇镩L大,跟那些在高樓大廈里長大的孩子不一樣。我覺得我們從小到大是比較有人情味的,村里同輩的都會認(rèn)識,朋友家人都在這里,所以一般都不會離開村子的。”程輝說。
村子對于他們而言,是他們的家庭,是他們的學(xué)校,是他們的SH O PPIN G M A LL,亦是他們的游樂場,將來也有可能是他們的辦公室。深圳人的城市冷漠病在這里根本無法滋生,深圳人對小城小鎮(zhèn)的鄉(xiāng)愁在這里可以融化,深圳人所向往的比鄰相望也可以在這里每天上演。當(dāng)然,這些亦會對這些90后們有所困擾———誰家小孩談戀愛了、誰家小孩打架了、誰家小孩買車了……就連誰家小孩接受報(bào)紙?jiān)L問,要登報(bào)紙了,都會是全村人的新聞。
不僅如此,深刻的長幼有序觀也和許多倡導(dǎo)民主的深二代家庭有所不同。對90后原住民來說,頂撞長輩是萬萬不可的。“如果頂撞的話,整村人都會傳開、訓(xùn)斥你的。”小麥說。小凱也說:“我是特別怕麻煩的,父母讓我干什么,我基本都會聽,如果不聽,也絕不會頂嘴的。”
而對于深二代而言,幾乎是文物一樣的家譜,也還存在于90后原住民的生活中。“我跟我哥哥的名字還是按照族譜的輩分來起名字的。”程輝說,而在小麥的家里,他們雖然不會按家譜起名字,但名字還是會被家譜記錄下來。
他們身上更古老的地方在于,他們熟知著深二代甚至沒聽說過的習(xí)俗,例如正月不能買鞋、正月不能剪頭發(fā)等等。民俗就活在他們的身邊。“我想起小時(shí)候,村里大家都說初一、十五不能洗頭,有個(gè)阿婆看到外來的打工妹初一、十五洗頭,就拿著棍子去打她們。”華仔笑著說。
他們就像深圳90后里的古老人種一樣。深圳的習(xí)俗與記憶烙印在這些年輕人的身上。
信息首發(fā):深圳90后被邊緣化的原住民 盡量不與外地人通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