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融資平臺啟動"清退" 比特幣交易所避走海外
ICO監(jiān)管風暴仍在發(fā)酵。
針對中國監(jiān)管機構將停止比特幣交易的傳聞,包括OKCoin幣行、火幣、比特幣中國等在內的前三大比特幣交易平臺9月9日齊齊在官網發(fā)布了一份措詞基本相同的統一回復公告。
公告稱,“目前為止,我們沒有接到監(jiān)管機構的通知。該報道提到監(jiān)管機構并沒有宣布比特幣本身非法,也沒有禁止用戶和用戶之間的點對點交易,如果該報道屬實,平臺將停止目前的比特幣對人民幣的交易,轉型為數字資產點對點交易的信息平臺。”
9月11日,工業(yè)區(qū)塊鏈實驗室首席戰(zhàn)略官闞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所謂數字資產點對點交易其實質是轉為場外的幣對幣交易。
“如果叫停比特幣的話,交易所都會移往海外?,F在的交易所已在做這件事情了。至于投資人,有一部分會放棄,有很多還是會去海外交易。” 闞雷稱,“此外,作為應對措施,交易所都會改成幣幣交易,即以比特幣作為價值單位去換各種幣。而且,比特幣拿回國內市場可以做場外交易。”
當天,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采訪中獲悉,針對監(jiān)管層要求清退ICO項目的要求,包括ICOAGE、ICOINFO、ICO365前三大ICO融資平臺在內,大部分平臺已在有序啟動清退工作。
不過,由于ICO代幣二級市場大幅跳水,部分高位接盤的投資人盡管可以退幣,但損失慘重。比如星云鏈在交易所掛牌從高開到散戶瘋搶,再到國家政策出臺后停牌,最終以1/3的價格重新開盤后,宣布退市,前后只有短短25天的時間。
轉往海外
“不少平臺已在做海外設立交易平臺的準備了。比如拿著現成的技術,到國外注冊公司、部署服務器,但還是在國內運營。” 天聽創(chuàng)始人舒國柱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闞雷也稱,“現在交易所都在做幣幣交易,并且轉往海外。其中,以香港的比較多,新加坡也比較開放,有些到美國甚至加拿大。交易所雖然會轉往海外,但客戶很多還是中國人,只是挪到海外去交易而已。”
闞雷表示,針對比特幣交易,不同的國家監(jiān)管不一樣。有的國家需要有牌照,有些國家只要備案就可以。像美國各個洲的情況都不一樣,有些洲就干脆禁止,有些洲又很松。“現在國內交易所一般都是去香港和新加坡,都有一定的審核制度,備案就可以了。畢竟文化相近。還有就是加拿大,但真正去美國的還是不多。”
另據了解,有人甚至聲稱可以提供一條龍服務,讓中國團隊在歐洲開比特幣交易所,并協助辦理相關手續(xù)。
在闞雷看來,這一輪嚴監(jiān)管單純對比特幣而言,客觀上可能會促進比特幣的貨幣屬性。“以前比特幣只能拿來炒作,如今說不定還是一個利好消息。因為比特幣已變成了一個通用的數字貨幣單元。” 闞雷分析道,“主要是改成幣幣交易之后,比特幣成為了一個基礎的價值單位,反倒會促進它的應用,從投機的工具變成通用的數字貨幣界的通用單元。”而且,從需求端來看,比特幣的需求不完全只是來自于中國,海外有很多投資人也在參與。
此外,另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去中心化的比特幣交易所也已處于開發(fā)階段,一旦開發(fā)成功的話,其運營將不受一國監(jiān)管政策的影響。
“去中心化的交易所相當于一個沒有運營方的、自動化的交易所,一旦開發(fā)取得突破,就相當于比特幣一樣,監(jiān)管部門在執(zhí)行層面是沒辦法控制的。” 闞雷稱,“這樣一來,也等于是交易所放棄了交易抽成,在虛擬世界里有一個地址,幣和錢來回地打,中轉和清算都放在海外,但肯定沒有把交易放在國內方便。”
舒國柱也表示,重新開發(fā)去中心化交易所,技術上可行,但挑戰(zhàn)特別大,成本高昂,目前國內還沒有,全球也很少,Loopring正在嘗試。“在投資的安全性方面,中心化交易所的風險在于人為操作的風險,比如人為卷款逃走、坐莊(控制網站充值、提現、成交的速度能極大有助于坐莊);而去中心化交易所存在技術風險,比如一個bug可能導致全部投資者資金被黑客盜走,如the dao事件(the dao沒有運營實體,后因受黑客攻擊,導致投資者損失超過6000萬美元)。”舒國柱稱。
啟動項目清退
另一方面,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目前絕大多數ICO平臺啟動了代幣清退工作。
9月11日,第三大ICO融資平臺ICO365在官網發(fā)布了關于存量代幣清退的公告。據ICO365網數據顯示,截止到9月6日晚上12點,已完成退幣項目包括:芯鏈、借貸鏈等。此外,資產已經移交項目方、由項目方完成后續(xù)清退工作的項目分別包括投票鏈(ELC)、ugChain(UGT)等。
同樣,第一大ICO融資平臺ICOAGE也在官方聲明中聲稱,ICOAGE提供一鍵退幣功能。即使項目方不接受退幣,ICOAGE將會先行墊付相關數字貨幣,確保投資者安全。而第二大ICO融資平臺ICOINFO也稱,目前退幣工作已經接近尾聲。
不過,闞雷表示,目前清退的難度在于,有些幣已在二級市場交易過了,這些交易過的幣怎么退是一個問題。而“一刀切”清退的話,一些拿了錢正在認真做項目的機構,處境就非常尷尬。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有些ICO的推廣費用、宣傳費用、已經投入了的研發(fā)費用等等,都需由ICO團隊承擔,甚至一些團隊在比特幣價值18000元時把募集的比特幣賣了很多,現在卻面臨要用25000元左右的價格買回來再退給投資者。
“因為錢都已經花出去了,現在卻就面臨要從二級市場買回來再進行清退。這些機構無疑將受到很大的沖擊。” 闞雷稱,“相反,一些拿了錢卻沒有做項目的,可能反而比較好清退。”
“本輪監(jiān)管十分嚴厲,將會有大量項目陷入困境,能存活下來的項目,成功率會因缺少競爭者而顯著提高。如2000年全球互聯網泡沫破滅時期大量公司倒閉,存活下來的BAT迎來了更少的競爭對手和更廣闊的市場空間。”舒國柱預計。
- SEC迫使Protostarr關閉運營并退還ICO資金
- 央行參事盛松成:ICO清退合理,BTC交易應規(guī)范 區(qū)塊鏈技術需鼓勵
- 美國ICO及比特幣生存現狀
- 關于ico114平臺退幣工作完成的公告
- 數字貨幣ICO應納入沙箱監(jiān)管
- 官媒頭版評ICO融資:穿著數字貨幣馬甲的偽金融創(chuàng)新
- ICO“失火”比特幣“遭殃” 中國取締數字貨幣交易平臺意味
- 監(jiān)管人士建議取締ICO 比特幣等受連累致價格暴跌
- ICO監(jiān)管爭議:觸及非法集資紅線?打擊區(qū)塊鏈創(chuàng)新?
- ICO監(jiān)管持續(xù),4家新三板公司曾受益
信息首發(fā):ICO融資平臺啟動"清退" 比特幣交易所避走海外
I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