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賢、屠呦呦獲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
今天上午,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屠呦呦、趙忠賢獲得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屠呦呦: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的發(fā)現(xiàn)者,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寧波市,其名“呦呦”源自《詩經(jīng)》中的詩句“呦呦鹿鳴,食野之蒿”。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醫(yī)學院藥學系生藥專業(yè);1955年畢業(yè)后到衛(wèi)生部中醫(yī)研究院(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前身)中藥研究所工作至今。2011年榮獲拉斯克獎臨床醫(yī)學獎,2015年榮獲諾貝爾生理或醫(yī)學獎,2016年榮獲國家科技最高獎。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趙忠賢:物理學家。1941年1月30日生于遼寧新民。1964年畢業(yè)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技術物理系。1987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長期從事低溫與超導研究,1983年開始研究氧化物超導體BPB系統(tǒng)及重費米子超導性,1986年底在Ba-La-Cu-O系統(tǒng)研究中注意到雜質的影響,并于1987年初與合作者獨立發(fā)現(xiàn)了臨界溫度為92.8K的釔鋇銅氧超導體。1987年獲第三世界科學院物理獎,1988年獲首屆陳嘉庚物質科學獎,1990年所在集體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02年作為化學所的合作者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05年作為成員獲中國科學院杰出成就集體獎。2009年因對鐵基超導的貢獻與其他7位學者獲 “求是” 基金會“杰出科技成就”集體獎。2011年因對超導量子尺寸效應的貢獻作為成員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 官方回應屠呦呦未獲國家最高科學獎:沒人推薦
- 屠呦呦領取諾貝爾獎 獎金約人民幣300萬元
- 李克強致信祝賀屠呦呦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
- 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獲得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
- 屠呦呦的七項貢獻
- 屠呦呦是誰?憑什么獲諾貝爾獎?
信息首發(fā):趙忠賢、屠呦呦獲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
趙忠賢 屠呦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