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zhì)疑“京師瓷”的北師大博士生被校方約談
7月30日,北師大博士生劉昕鵬給北師大校長董奇寫了一封公開信,希望學校就邱季端捐獻6000件古陶瓷并成立博物館一事進行專項調(diào)查,并公布調(diào)查結(jié)果。
8月1日晚,劉昕鵬致電澎湃新聞記者,他被通知前往學校教育學部分黨委書記李家永辦公室面談。
隨后,澎湃新聞記者也趕到了李家永所在的三樓辦公室。在門外,澎湃新聞記者聽到辦公室里傳來一位年長男人的呵斥聲,而在公開信中措詞激昂的劉昕鵬,此時的聲音則聽上去有些微弱。
從二人的談話來看,校方認為劉昕鵬起初寫的信,三觀很正,是很正常的,但是漸漸就站到了媒體那邊,學校懷疑他的動機。
劉昕鵬說:“我是不是就不應該跟媒體溝通?我就該等,十天半個月也等、半年一年也要等。” 李家永說:“我們到目前為止不談任何事情。”
談話中間,劉昕鵬致電辦公室門外的記者,請記者先離開,因為校方暫時無法給出答復,“學校要花時間處理”。隨后,走出辦公室的李家永對于澎湃新聞記者問起的“6000件文物”,表示他們只不過是學校的一個分部,不知道學校的安排,沒法給媒體任何答復。
當晚23時,劉昕鵬再次致電澎湃新聞記者,說和書記的談話剛剛結(jié)束,學校已經(jīng)在調(diào)查,他也不能給出什么答復。同時他稱,自己力量很小,做不了什么。
信息首發(fā):質(zhì)疑“京師瓷”的北師大博士生被校方約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