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青年癡迷收藏,現(xiàn)在靠一枚銀幣就賣了1700萬
去年,一枚個人收藏的廣東壽字雙龍庫平一兩銀幣售出1700萬元的天價,震驚了收藏界。
這枚錢幣有多稀有呢?華光普所編著《中國銀幣目錄》中提到清朝人士王伍生留下了一個寶貴的記錄,記錄寫到:康義總督下令為慈禧太后60大壽慶典制造錢幣三萬枚,預備將錢幣作為贈禮運送至北京,但結(jié)果并未運送,三萬枚錢幣幾乎全部被融化,僅留下少量十余枚作為樣品封存。
目前全世界公認開門有記載的廣東雙龍壽字一兩銀幣總共有8枚,有一部分收藏在博物館,私人手里的少之又少。
而你們絕對想不到,這枚錢幣的持有者,是一個1990年收藏家。
與很多藏家“半路出家”不同,張懿從兒時起便與現(xiàn)代金銀幣結(jié)緣,很早便涉足老銀元、銀元寶、銅錢等收藏。
“一枚小小的錢幣可以折射當時的歷史,很神奇。”
他的喜歡并沒有僅僅停留在嘴巴上,初中階段他就開始玩起了機制幣(即用機器而非手工制作的各種金屬貨幣),為了收藏一枚袁大頭(袁世凱像系列硬幣的口語俗稱),有時要省下一個月的早餐錢,等到節(jié)假日就去農(nóng)村走街串巷尋找,有人賣他便興奮不已。雖然父母不贊同,他還是決心把這個當做自己的事業(yè)來做。
他現(xiàn)在真的靠自己的愛好成為了收藏家,還靠慧眼識幣掙了錢。
能把自己的愛好變成事業(yè),其實也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信息首發(fā):90后青年癡迷收藏,現(xiàn)在靠一枚銀幣就賣了17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