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使館車肇事逃逸 受害人:會尊重正常的程序
6月8日18時02分,交管部門接報警,在朝陽區(qū)東三環(huán)輔路三元東橋下,一輛使館牌照的小客車與本市一小客車發(fā)生剮蹭事故。朝陽交通支隊立即派民警趕赴現(xiàn)場處置,依法受理此事故,并已與相關部門取得聯(lián)系。目前,交管部門正在依法調查處理中。
網(wǎng)易河北訊 10日晚間,一認證為某媒體記者的微博賬號發(fā)文稱,自己的車于8日在三元東橋被疑似美國使館的車輛剮蹭,然而對方卻揚長而去,車主本人還被拽倒,交警則表示對方或有外交豁免權,奈何不得。此微博在網(wǎng)上引發(fā)了廣泛關注。
記者11日通過微信跟這位女士進行了簡短交流,她表示自己還在養(yǎng)傷,“警察說會調查,我還是尊重正常的程序。”對于其他情況,她并不愿多說。
記者已致函美國使館詢問此事,但尚未得到回復。知情人士表示,今天是休息日,可能回復會較慢。
記者發(fā)現(xiàn),這條微博發(fā)于10日晚23點25分,在微博中,受害女士以“外交官在我國土可不守法?”為標題,表示“對方車牌屬美國使館,警察說,恐對方有外交豁免權。”
遇到外國使領館車輛交通肇事,該如何處置?《環(huán)球時報》記者11日嘗試聯(lián)系處理此事件的出警交通隊,但一直未能聯(lián)系上。
記者查閱了2009年施行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其中第七十二條明確規(guī)定:“享有外交特權與豁免的外國人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時,交通警察認為應當給予暫扣或者吊銷機動車駕駛證處罰的,可以扣留其機動車駕駛證。需要檢驗、鑒定車輛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征得其同意,并在檢驗、鑒定后立即發(fā)還;其不同意檢驗、鑒定的,記錄在案,不強行檢驗、鑒定。需要對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的外國人進行調查的,可以約談,談話時僅限于與道路交通事故有關的內容;本人不接受調查的,記錄在案。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jù)收集的證據(jù),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送達當事人,當事人拒絕接收的,送達至其所在機構。
享有外交特權與豁免的外國人拒絕接受調查或者檢驗、鑒定的,其損害賠償事宜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對于“外交豁免權”的話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交領域學者表示,外交人員如果犯罪,駐在國一般是不會對他進行處置的,而是把他引渡回國,接受法律制裁。但這不意味著外交人員就可以在駐在國隨意違法犯罪,“以我們以前的駐外經(jīng)驗,我們在國外如果遇到違章情況,照樣是需要通過使館統(tǒng)一繳納罰款的。就這件事情來說,如果使館車輛還對中國公民進行拖拽,這就涉及到人身傷害,需要通過外事渠道與使館進行交涉,一些醫(yī)療費用也要由美國使館來承擔。”
南京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朱鋒告訴記者,一般來說,“外交豁免權”只是限于刑事領域,民事糾紛根本涉及不到“外交豁免權”,應當承擔的責任,一定需要承擔。
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采訪時表示,確實存在外交官在駐地國領土上不執(zhí)行當?shù)胤ㄒ?guī)的情況,“比如交通違章了,卻不交罰款,很多國家都出現(xiàn)過。”
“擁有豁免權并不是說外交官就可以無法無天了。”周世儉表示,如果受到嚴重損失,受害人可以選擇提起訴訟,法院傳喚外交官時,對方也應到場。“如果情節(jié)嚴重,目前約束外國外交官員的方法主要是驅逐出境,這是很嚴厲的制裁,會影響到兩國關系,而被驅逐出境的外交官也會受到自己國家的處罰。”[環(huán)球時報記者范凌志]6月8日18時02分,交管部門接報警,在朝陽區(qū)東三環(huán)輔路三元東橋下,一輛使館牌照的小客車與本市一小客車發(fā)生剮蹭事故。朝陽交通支隊立即派民警趕赴現(xiàn)場處置,依法受理此事故,并已與相關部門取得聯(lián)系。目前,交管部門正在依法調查處理中。
網(wǎng)易河北訊 10日晚間,一認證為某媒體記者的微博賬號發(fā)文稱,自己的車于8日在三元東橋被疑似美國使館的車輛剮蹭,然而對方卻揚長而去,車主本人還被拽倒,交警則表示對方或有外交豁免權,奈何不得。此微博在網(wǎng)上引發(fā)了廣泛關注。
記者11日通過微信跟這位女士進行了簡短交流,她表示自己還在養(yǎng)傷,“警察說會調查,我還是尊重正常的程序。”對于其他情況,她并不愿多說。
記者已致函美國使館詢問此事,但尚未得到回復。知情人士表示,今天是休息日,可能回復會較慢。
記者發(fā)現(xiàn),這條微博發(fā)于10日晚23點25分,在微博中,受害女士以“外交官在我國土可不守法?”為標題,表示“對方車牌屬美國使館,警察說,恐對方有外交豁免權。”
遇到外國使領館車輛交通肇事,該如何處置?《環(huán)球時報》記者11日嘗試聯(lián)系處理此事件的出警交通隊,但一直未能聯(lián)系上。
記者查閱了2009年施行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其中第七十二條明確規(guī)定:“享有外交特權與豁免的外國人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時,交通警察認為應當給予暫扣或者吊銷機動車駕駛證處罰的,可以扣留其機動車駕駛證。需要檢驗、鑒定車輛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征得其同意,并在檢驗、鑒定后立即發(fā)還;其不同意檢驗、鑒定的,記錄在案,不強行檢驗、鑒定。需要對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的外國人進行調查的,可以約談,談話時僅限于與道路交通事故有關的內容;本人不接受調查的,記錄在案。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jù)收集的證據(jù),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送達當事人,當事人拒絕接收的,送達至其所在機構。
享有外交特權與豁免的外國人拒絕接受調查或者檢驗、鑒定的,其損害賠償事宜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對于“外交豁免權”的話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交領域學者表示,外交人員如果犯罪,駐在國一般是不會對他進行處置的,而是把他引渡回國,接受法律制裁。但這不意味著外交人員就可以在駐在國隨意違法犯罪,“以我們以前的駐外經(jīng)驗,我們在國外如果遇到違章情況,照樣是需要通過使館統(tǒng)一繳納罰款的。就這件事情來說,如果使館車輛還對中國公民進行拖拽,這就涉及到人身傷害,需要通過外事渠道與使館進行交涉,一些醫(yī)療費用也要由美國使館來承擔。”
南京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朱鋒告訴記者,一般來說,“外交豁免權”只是限于刑事領域,民事糾紛根本涉及不到“外交豁免權”,應當承擔的責任,一定需要承擔。
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采訪時表示,確實存在外交官在駐地國領土上不執(zhí)行當?shù)胤ㄒ?guī)的情況,“比如交通違章了,卻不交罰款,很多國家都出現(xiàn)過。”
“擁有豁免權并不是說外交官就可以無法無天了。”周世儉表示,如果受到嚴重損失,受害人可以選擇提起訴訟,法院傳喚外交官時,對方也應到場。“如果情節(jié)嚴重,目前約束外國外交官員的方法主要是驅逐出境,這是很嚴厲的制裁,會影響到兩國關系,而被驅逐出境的外交官也會受到自己國家的處罰。”
- 美使館車肇事逃逸 “外交豁免權”就可為非作歹?!
- 美國女歌手遭槍擊 年僅22歲靠翻唱走紅
- 美國女歌手Christina Grimmie遭槍擊身亡
- 女排大獎賽寧波站 中國美國爭奪冠軍
- 18歲深圳美女學霸朱雨晴被美國麻省理工錄取
- 美國無人機誤殺出租車司機 家屬起訴美國政府
- 美國最富白手起家女子 1年身價從45億美元降至零
- 鳳姐赴美變豪放 鳳姐美國情史曝光
- 無藥可醫(yī) 美國發(fā)現(xiàn)首例“無敵細菌”
- 美國發(fā)現(xiàn)首例"無敵細菌" 所有抗生素無效
信息首發(fā):美國大使館車肇事逃逸 受害人:會尊重正常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