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三學期制改革有多少必要
傳統(tǒng)觀念中的高校二學期制正在悄然向秋季、春季、夏季三學期制轉變,且筆者注意到,所謂的三學期制也無非是將原來的春季學期拆分成了兩段而已,且拆分后的春夏兩個學期之間除增加了一次考試以外,其實也并沒有什么較為明顯的界線。
因此,在筆者看來,這種春夏連讀的所謂三學期制,其實也并沒有什么值得稱道而且新鮮的現(xiàn)實意義。當然,筆者倒不是非要反對高校學期制的這種改革,只要教書育人的初衷沒有改變,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模式、學生上幾個學期的課,完全可以根據(jù)現(xiàn)實需要調整,也算不得什么問題。
但從實質上說,這種春夏連讀的學期制改革卻著實與筆者最初的想象有著很大差別。筆者原以為,既然實行三學期制,那么最簡單的理解,學生們便一定也會在每個學期末進入自然的假期休息狀態(tài),即每年有三個假期,而絕非像現(xiàn)在這樣,春季學期的緊張考試一結束,便立馬又得進入緊張的夏季學期學習狀態(tài)。
而筆者之所以說夏季學期的學習也會顯得緊張,是因為夏季學期總共才只有四周的學習時間,要想在期末的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學生們恐怕想不緊張都不行。這還有什么意義呢?除了聽起來比較“新鮮”以及又在所謂的夏季學期結束時增加了一次比以往更加靈活的考試以外,與原來的二學期制其實也并沒有多大的區(qū)別嘛,而且還極有可能因此增加學生學習的緊張程度。
不僅如此,正如有些學生所反映的那樣,夏季學期僅有四周時間,難免會造成今天上完明天接著上的現(xiàn)象,也必然會使所學知識產生堆積,給學生的消化與理解帶來不小的時間壓力。盡管考試內容和方法相比于其他兩個學期會顯得相對更加靈活一些,但在筆者看來,這似乎也并不能給學生減輕多少壓力,畢竟總學分是不變的,拿不到或者過于輕易獲得,反而對學生的學業(yè)與成長不利。
信息首發(fā):高校三學期制改革有多少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