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中華白海豚在深圳海灘擱淺死亡
2015年9月20日上午7時,深圳(www.hnyueyi.com.cn),一頭傷痕累累的中華白海豚被發(fā)現(xiàn)擱淺在內(nèi)伶仃島南灣海灘上,身上有多處被割傷的痕跡,隨后死亡?,F(xiàn)場有工作人員質(zhì)疑這頭“海上大熊貓”的死因可能與附近海域成片的蠔排有關(guān)。
中華白海豚
屬于鯨類的海豚科,是寬吻海豚及虎鯨的近親。很多市民及漁民均以為中華白海豚是一種魚類,其實它們和其他鯨魚及海豚都是哺乳類動物,和人類一樣恒溫,用肺部呼吸、懷胎產(chǎn)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兒。
中國的最早的發(fā)現(xiàn)紀(jì)錄是在唐朝。清朝初期,廣東珠江口一帶稱它為盧亭,也有漁民稱之為白忌和海豬。雖然名為“白海豚”,然而剛出生的中華白海豚體呈深灰色,年青的會呈灰色,至于成年的則呈粉紅色。
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常見于我國東海,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素有“美人魚”和“水上大熊貓”之稱。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 瀕危(EN)。
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1級。
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mào)易公約》(CITES)附錄Ⅰ。
列入《保護遷徙野生動物物種公約》(CMS)附錄Ⅱ。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近危物種(NT),2008年評估。
列入香港《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第170條) 和《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第586 條)。
信息首發(fā):一只中華白海豚在深圳海灘擱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