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貸款8527億元 票據融資增加環(huán)比翻倍
12月11日上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接近尾聲時,一則外媒傳言不經意間席卷市場。 央行正在放松合意貸款和存貸比的執(zhí)行力度,以鼓勵銀行加快貸款投放,而全年新增信貸將控制在10萬億元人民幣以內。
次日,人們依然對這則傳聞津津樂道,對其真實性 百家爭鳴 之際,央行出臺的數據卻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立場。
12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最新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4年11月份社會融資規(guī)模為1.15萬億元,比上月多4656億元,比去年同期少847億元。其中,1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8527億元,同比多增2281億元。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劉東亮指出,總體而言,信貸與社會融資出現改善,這有利于宏觀經濟的企穩(wěn),如果勢頭能夠持續(xù),將能對明年一季度經濟起到提振作用,并有利于緩解當前不斷惡化的企業(yè)信用風險。
新增貸款大增背后
8527億元,這一數據究竟有多大?
粗略統(tǒng)計,2010-2013年,11月和12月新增信貸平均為5700億元和5100億元。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管清友12月11日指出,今年前十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8.23萬億,如果以10萬億為目標,11月和12月的新增信貸平均水平將達到9000億元,這將大幅超越歷史均值水平。估計今年新增信貸最多應該很難超過9.5億元。
實際上,銀行新增信貸在四個季度中,基本保持3:3:2:2左右的比例。目前,今年1-11月的人民幣貸款增加規(guī)模分別為13200億、6445億、10500億,7747億、8708億、10800億,3852億、7025億、8572億,5483億、8527億,共約90859億元。
超出普遍預期的貸款大增,背后真的是因為放松合意貸嗎?
宏源證券宏觀分析師朱曉明指出,或與按揭利率下降刺激居民按揭貸款、地方平臺公司在債務甄別最后期限前沖貸款、基建項目配套信貸投放以及央行窗口指導等因素相關。
具體而言,從細項上來看,住戶中長期貸款新增1830億元,同比增加12億元,環(huán)比增加635億元,反映出今年9月30日房地產信貸新政以及近期降息后居民按揭貸款需求的恢復,但同比增長仍不多,需要看到按揭利率進一步下行,或者房地產去行政化調控的進一步推開。
同時,對公中長期貸款也明顯超預期,達到2879億元,同比增加2021億元,環(huán)比增加647億元??赡芘c兩個因素有關,其一是10月底以來發(fā)改委批復了近萬億的高鐵、特高壓、環(huán)保水利等投資項目,引致了基建資金需求;其二是國務院 43號文 要求明年1月5日之前完成地方政府性債務的清理與甄別,明年地方融資平臺公司不得新增債務,因此在截止日期之前,存在地方融資平臺突擊貸款的可能性。
票據融資疑 沖量
然而,目前的實體經濟似乎并不支撐信貸數據的大幅上升。
某國有大行地方支行行長12月11日曾告訴本報記者,目前還沒有收到相關信貸政策調整或者加大放貸力度的消息,他所處的銀行,存貸比距離75%的限制還有一段距離。他認為,并非是銀行不放貸,而是有效信貸需求不足。貸款審批還是有難度,特別是產能過剩行業(yè),經濟增長放緩、不確定性增加了銀行對信貸質量的擔憂, 惜貸 情緒較濃。
管清友亦指出,真實制約銀行信貸投放的是實體經濟下行和銀行對信貸資產質量的擔憂。
如此一來,數據增加部分來自哪里?
民生證券研報指出,如果強制銀行放貸,最后銀行也只能依靠票據沖量。
國信證券更是指出,信貸不是想放就能立馬放出去的?,F在信貸供給端不是主要矛盾,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疲弱才是主要矛盾,這從今年10月份票據融資仍在 沖量 中即可看出,往年10月隨著年度信貸額度即將用盡,票據融資往往是縮量甚至轉負的。沒有理由認為短短一月之后,信貸需求即有大幅反彈。
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這些說法。
今年10月,人民幣貸款增加5483億元,其中票據融資增加1171億元。而11月,票據融資更是增加2424億元。
與之相對應,2013年10月,人民幣貸款增加5061億元,票據融資減少706億元;2013年1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6246億元,票據融資僅增加191億元。
實際上,如果剔除掉票據融資部分,今年11月的新增人民幣貸款則處于正常水平。劉東亮也指出,票據融資升至2424億元,為兩年半新高,有 沖量 嫌疑。
信息首發(fā):新增貸款8527億元 票據融資增加環(huán)比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