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勒:比特幣是一場社會運動
6月26日消息,據彭博社(Bloomberg)報道,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曾將比特幣稱為泡沫的羅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觀察到,比特幣是一場社會運動,其在美國的受歡迎程度因地理位置而異。他稱之為對新信息的非理性反應。
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希勒在彭博電視(Bloomberg TV)講話時表示,由于硅谷對比特幣技術的興趣,比特幣在西海岸比東海岸更受歡迎。
他說,對比特幣的反應是“熱情的流行病”,是一場社會運動。當被問及他是否同意比特幣與17世紀荷蘭郁金香泡沫的對比時,希勒指出,郁金香仍有價值,而且郁金香也很昂貴。
他說過,比特幣在100年后將不復存在,但如果比特幣真的存在,它將與目前的比特幣有所不同。他說它將有一個不同的名字。
席勒指出,2013年,比特幣的價值超過1000美元,卻損失了80%。這種情況可能再次發(fā)生。雖然他認為比特幣是一個泡沫,但他并不認為比特幣的價值必然會跌至零。
在批評比特幣的同時,希勒也表示,他喜歡加密貨幣帶來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激情。
今年4月,他表示,比特幣之所以如此令人興奮,是因為人們的炒作和情緒并非基于強勁的金融基本面。他說,這種炒作是由一種反抗體制的感覺推動的。作為一種貨幣,他說比特幣將使人類回到黑暗時代。
信息首發(fā):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勒:比特幣是一場社會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