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銀行溫彬:降準有利于降低金融體系和實體部門融資成本
長期以來,外匯占款是央行釋放基礎貨幣的主要途徑。2014年5月末,我國外匯占款余額達到272998.64億元峰值后,持續(xù)下降,截至2018年2月末,外匯占款余額214873.66億元,累計減少58124.98億元。
為了對沖外匯占款減少導致的基礎貨幣減少,央行一方面通過降準(包括定向降準),向市場釋放基礎貨幣,大型金融機構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從2011年6月20日的21.5%下調至目前的17%;另一方面,通過創(chuàng)設流動性補充工具滿足市場流動性需求,中期借貸便利(MLF)是其中的主要工具之一。2014年9月末,MLF余額5000億元,截至2018年3月末,MLF余額高達49170億元。盡管MLF在一定程度上對沖了外匯占款減少對流動性的影響,但也存在兩個不足:一是借貸成本高,商業(yè)銀行繳存法定存款準備金的利率是1.62%,但從央行獲得MLF的成本目前是3.3%,間接提高了商業(yè)銀行的經營成本;二是只有具有一級交易商資格的機構才能直接從央行獲得MLF融資。
此次降準,央行進行了精準的安排,在釋放的1.3萬億資金中,9000億元將于操作當日償還MLF借款,另外4000億元將與4月下旬的稅期形成對沖,不會對市場流動性造成影響。由此可見,央行繼續(xù)保持貨幣政策穩(wěn)健基調不變。此次降準,不僅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也有助于降低企業(yè)融資成本。
下階段,降準仍有空間,央行或將運用差別化降準,鼓勵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對“三農”、“雙創(chuàng)”、小微企業(yè)等領域的支持力度,以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fā)展。
信息首發(fā):民生銀行溫彬:降準有利于降低金融體系和實體部門融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