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男子編造各種理由騙錢 給12萬后被拉黑
4月5日,江永縣公安局成功破獲一起微信網(wǎng)絡詐騙案,嫌疑人林某被緝拿歸案。

2016年7月12日,江永縣的蔣某打開微信,看到一位頭像漂亮的女生請求添加好友,雙方添加微信后,女生自稱“何詩韻”,22歲。十余天后,兩人便確立了“戀人關系”。
在隨后的日子里,“何詩韻”陸續(xù)編造各種理由讓蔣某轉(zhuǎn)錢。直到今年2月初,“何詩韻”說自己借高利貸未還清,要蔣某轉(zhuǎn)2萬元,蔣某要求當面給錢,結(jié)果對方將其拉黑,他這才知道自己受騙,趕緊打電話報案。此時,蔣某已被騙了12萬多元。
3月30日,民警成功將嫌疑人林某抓獲,讓民警大跌眼鏡的是,微信上的“美女”竟是一名男子。
經(jīng)訊問,犯罪嫌疑人林某今年30歲,系福建省泉州市人,去年6月25日開始,他冒充女性身份注冊了兩個微信號,搜索附近的男人并建立“戀人”關系,向?qū)Ψ接懸t包、借錢等方式詐騙。
微信騙術
木馬紅包
伎倆:這種“發(fā)紅包”的軟件頁面跟微信錢包十分相似,實際上是一種木馬程序,在你點擊關注這個公眾微信賬號時,對方已獲取了你手機里的個人信息,包括支付寶、微信錢包、網(wǎng)銀等賬號及密碼,隨后轉(zhuǎn)走錢財。
提示:不慎點擊了這種“紅包”,第一時間關閉手機網(wǎng)絡,立刻修改網(wǎng)銀、支付寶等密碼,去正規(guī)手機售后部門刷機或重置相關系統(tǒng),以徹底刪除木馬病毒。
假公眾號
伎倆:騙子取一個類似“交通違章查詢”這樣的公眾賬號名,一旦用戶信以為真,向該公眾號發(fā)送截圖,會收到提示需要提交你剛剛收到的“手機驗證碼”,若將驗證碼發(fā)過去,用戶微信錢包的錢就會被立即轉(zhuǎn)走。
提示:對于各類公眾賬號要提高警惕,可與該賬號官方聯(lián)系求證,不隨意進行交易,手機驗證碼一定要保護好。
代購詐騙
伎倆:詐騙者聲稱價格非常優(yōu)惠,以此為誘餌打折代購,網(wǎng)友付款后,騙子以“商品被海關扣下,要加繳關稅”等類似理由,讓網(wǎng)友加付“關稅”,等網(wǎng)友付錢后,騙子消失了,錢、貨也沒了。
提示:到正規(guī)網(wǎng)站買東西,實體店更保險。
二維碼﹃藏毒﹄
伎倆:騙子以商品為誘餌,給你返利或者便宜,再發(fā)送商品二維碼,哄騙消費者進行二維碼掃描,實則藏有木馬病毒。一旦安裝,木馬就會盜取銀行賬號、密碼等個人隱私信息。
提示:手機不要隨便安裝不明程序,不要貪小便宜。
盜號
伎倆:通過盜取微信號、綁定微信的QQ號碼以及手機號碼等方式,獲取微信用戶的個人信息,詐騙者再冒充微信號主人與其家人、朋友聯(lián)系,并以各種理由要錢。
提示:勿急于匯款,及時聯(lián)系微信好友,電話核實真假。
假冒﹃高富帥﹄
伎倆:騙子一般裝成“高富帥”或“白富美”與你搭訕,首先騙取你感情的信任,進而以借錢、商業(yè)資金緊張、手術等為由騙取錢財。
提示:無論通過什么途徑認識的朋友,都要牢記“交友需謹慎”。
集贊送﹃禮﹄
伎倆:這種詐騙分兩種:一是等你集滿了要求的“贊”,兌換時發(fā)現(xiàn)到手的獎勵“縮水”;二是商家發(fā)布信息時,要求參與者提供電話和姓名,套取個人信息。
提示:對這種信息要先查證一下,打電話咨詢,必要時可把咨詢答復錄下,防止商家“賴賬”;也可直接實地查看。
頭像﹃克隆﹄
伎倆:不法分子下載你的微信頭像,把昵稱改成你的名字,再屏蔽朋友圈不讓你看見,然后冒充你向你的朋友行騙,其他人無從分別。
提示:及時為微信好友添加備注名能避免被騙,還可以仔細核對好友的微信號,因為微信號是無法改變的。
信息首發(fā):30歲男子編造各種理由騙錢 給12萬后被拉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