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低開走高跌逾1% 機構稱建倉良機來臨
周三早盤,滬深兩市雙雙低開,滬指震蕩回升之后再下挫,截止發(fā)稿,滬指報3704點,跌44點,跌幅1.19%,創(chuàng)業(yè)板報2477點,跌26點,跌幅1.08%。
板塊方面,鋼鐵、通訊、漲幅靠前,石油、體育、軍工跌幅靠前。
信達證券:目前三大股指期貨合約均處于貼水狀態(tài),期貨市場資金看空導致指數上漲乏力。同時,在整數關口上,市場猶豫不決,連續(xù)上碰點位均未有效突破,一是由于前期有大量的套牢盤施壓,二是市場對于前期高點的恐高。從8月18日的行情走勢看,上午走勢較緩,盤中反復小幅震蕩,市場情緒尚穩(wěn),但在沒有大的利空因素下,午后持續(xù)下挫,市場情緒脆弱可見一斑。此外,融資余額從8月3日的12938億元到8月17日的13892億元,漲幅不大但同期市場的反彈幅度并不小,反映投資者對目前點位確認度不高,資金的入場情緒并不濃。因此,后期大概率保持震蕩走勢,但突破前期低點的可能性也不大。
海通證券:在宏觀背景沒出現大幅變化時,市場走向取決于情緒的自我修復。市場信心重建有三部曲:第一步,成交萎縮,說明前期利空釋放充分;第二步,風險偏好回升,場內投資者加倉,而封閉式基金溢價率顯示市場情緒已經有所回暖;第三步,場外資金逐漸入市,這一點目前并沒有明顯好轉跡象。而7月9日市場反彈、二次探底、反彈以來,市場的典型特征為熱點多,但熱點切換快、不持續(xù),導致市場難以形成趨勢性的上漲。不過各類主題不斷將逐漸培育市場氛圍,為之后的趨勢行情積蓄能量。投資者需等待持續(xù)性強的新主線聚集人氣。
華訊投資:從中長期來看,軍工、環(huán)保、核電等政策大力推動的行業(yè)以及傳統產能惡化的行業(yè)有望成為國企改革主要的受益方向,也是市場持續(xù)關注的投資主題。當前市場下行風險較小,投資者情緒的逐漸恢復可能帶來一波上漲行情,而行情的爆發(fā)點可能是國企改革概念股以及有業(yè)績支撐的部分行業(yè)板塊。(來源:東方財富網)
“變臉”反迎建倉布局良機
隨著國企改革等前期熱點板塊的獲利回吐,昨日兩市遭遇“錘頭棒殺”。但不少分析認為下跌空間非常有限,因此,大幅下挫反而迎來逐步建倉布局的良機。
今日消息面上平靜中偏暖,有望帶領指數短期止跌。首先,央行于周二實施了人民幣1,200億元的七天期逆回購,這一流動性投放是繼2014年1月28日15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之后最大規(guī)模的操作。此舉有利于為兩市增加流動性。
產經方面,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y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于近期正式發(fā)布。意見提出,提高審評審批質量;解決注冊申請積壓;提高仿制藥質量;鼓勵研究和創(chuàng)制新藥;提高審評審批透明度等五大主要目標。醫(yī)藥等防御板塊值得關注。
此外,工信部近日組織召開大數據產業(yè)十三五規(guī)劃第一次編制會議,要求加強在工業(yè)大數據、大數據交易和安全等領域開展專題研究。據了解,該規(guī)劃預計三季度成稿,有望四季度發(fā)布。相關概念股值得期待。
短期來看,鑒于本周五又是期指交割日,所以大盤震蕩調整也合乎規(guī)律,投資者大可不必過分擔憂,震蕩調整是為了更好的積蓄上攻的動能。只需要短期回避高估值個股,保證投資安全即可。
眼光放長遠,場外資金仍在等待布局時點,貨幣政策保持寬松趨勢不會改變,公募私募基金倉位處于低點,兩市上行空間依然存在,下行空間卻因為監(jiān)管層的呵護而受到限制。因此,區(qū)間震蕩格局仍將成為兩市股指運行主基調,因此,深跌則買,高漲則賣的區(qū)間操作最適宜來贏得收益。(來源:中證投資)
信息首發(fā):滬指低開走高跌逾1% 機構稱建倉良機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