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兩女子卡在境外被盜刷 銀行兩月未處理
信用卡境外盜刷頻現(xiàn) 專家提醒保護個人信息 發(fā)現(xiàn)盜刷趕快ATM取款舉證
文/記者李婧暄
深夜時分,當你躺在家中熟睡,大洋彼岸卻有人盜用你的信用卡信息進行消費,這種情況已經(jīng)出現(xiàn)得越來越頻繁。昨日,廣州市民廖女士、王女士分別向記者講述了近期信用卡被盜刷的經(jīng)歷,兩人表示分別被不法分子在境外盜刷1000美元和3000美元,其中,王女士等待了近兩個月都未得到銀行給出的處理結果。
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目前銀行對信用卡盜刷的處理和賠付都沒有統(tǒng)一標準,尤其是對 盜刷 的界定,因此普遍存在盜刷后賠付差異大、后續(xù)處理難等問題。此外,隨著目前信用卡騙局越來越多,專家提醒,持卡人要保護好個人信息和卡片信息,發(fā)現(xiàn)被盜刷要及時掛失、報警。
盜刷案例1
人和卡都在國內(nèi) 美國 被消費 1000美元
昨日,廣州市民廖女士(化名)告訴記者,9月6日晚上10時多,她突然接到銀行來電,稱其信用卡在美國消費了兩筆大額款項,詢問是否其本人操作。
我的工行信用卡還有一張附屬卡,是給我在美國的女兒用的。 廖女士告訴記者,她當即跟在三藩市的女兒求證,但銀行客戶告訴她,刷卡的地點是在紐約的一個商家。廖女士表示,銀行稱,當時款項還是預授權的狀態(tài),當即也為她停了卡,但是兩筆消費是否能及時鎖住,需要過些時間才能跟廖女士確認。
但過了一天,銀行表示廖女士這兩筆消費已經(jīng)成功,無法追回,如果廖女士不是自己刷的卡,必須通過銀行的相關程序提交資料并報警。
廖女士表示,這兩筆消費一共是1000美元,分兩筆進行消費的,且銀行方面表示都是通過她手上的主卡進行消費的,還有消費的商家返現(xiàn)的信息。 我已經(jīng)提交了大量的資料,正在等待銀行的處理答復。 廖女士表示。
盜刷案例2
午夜短信:卡在黎巴嫩酒店被刷3000美元
另一位廣州市民王女士(化名)也在近日遭遇了信用卡被盜刷事件。
當時是半夜,我收到了一連串的信息,天亮后我趕緊給中國銀行信用卡中心打電話,但是到現(xiàn)在都還沒有得到銀行的回復,一共被消費了3000美元,且是在黎巴嫩的一家酒店進行的預授權和預授權確認扣款。 王女士表示,中國銀行信用卡中心方面表示,這筆消費銀行需要調(diào)查,如果有結果會讓廣東中行方面跟王女士溝通。
王女士告訴記者,這中間也到銀行柜臺跟客戶經(jīng)理進行過溝通,在客戶經(jīng)理的指導下,她的卡在銀行網(wǎng)點也進行了操作,證明卡在她身上。
從7月底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將近兩個月,問題還沒有解決,卡片也被銀行凍結不能使用,我要求重發(fā)一張信用卡,銀行不同意,我希望將卡片注銷銀行也不同意,導致我用卡受到嚴重影響。 王女士表示,銀行在盜刷后的解決進程和方式讓她很難接受。
調(diào)查
賠付差異大
后續(xù)處理難
兩位持卡人向記者反映情況時,都對盜刷發(fā)生后銀行的處理不滿意。記者在采訪中也從多位銀行業(yè)內(nèi)人士處得知,目前各家銀行確實對盜刷和賠付沒有統(tǒng)一規(guī)定。
各家銀行在處理這個問題時,主要看持卡人是否報案,是否有不在場證據(jù),是否憑密碼消費等。 一位股份制銀行信用卡中心的工作人員許先生(化名)告訴記者,有的甚至是看持卡人是否鬧事,最后鬧到法院,各地法院也有不同的判法。
國內(nèi)知名信用卡專家董崢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銀行來說,最主要的難題是對 盜刷 的界定,這存在一個信用體制的問題, 比如在美國,持卡人說卡片丟了或被盜刷了,只需要打一個電話給銀行就可以了,非常簡單。但是,這種 簡單的背后是客戶的信用在做支撐。中國的銀行就需要反復斟酌用戶說的 盜刷是不是真的,因為我們沒有信用體制作保障,逼迫銀行不得不如此考慮?,F(xiàn)在處理的流程確實是有問題,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目前的個人信用體系不完善。
事實上,我們現(xiàn)在還沒有盜刷賠付的機制,現(xiàn)在銀行宣傳的 失卡保障也不保障用戶一定會得到賠付,只是把 掛失零風險的服務提前到了掛失前48小時、24小時。但這種賠付也只是可能,并不是一定的。 董崢告訴記者。
目前銀行關于賠付的認定和處理也有所進步,包括廣發(fā)、招商等銀行有交費項目,只要持卡人每個月支付一定的費用,則掛失前一定時間內(nèi)、部分交易的損失認定后銀行全賠。 但關鍵點還是在于這個 認定。 董崢表示。
境外用卡如何保安全?
不同!
憑卡面信息就能消費
據(jù)了解,國內(nèi)信用卡消費時可以選擇設置密碼,但在國外,只要有卡號和卡背面印著的三位數(shù)字或者持卡人簽名,就可以進行消費。因此,大部分受害者是在ATM機取款或購物時被盜取信用卡信息,然后犯罪分子利用信息復制了信用卡。
此前,讀者劉小姐向記者表示,她一張用于還貸的信用卡也遭到盜刷,銀行工作人員表示,很可能是劉小姐的卡片資料遭到復印,也就是說哪怕劉小姐沒有遺失密碼,不法分子僅憑卡號也有盜刷作案的可能。
專家提醒,目前國外不少網(wǎng)站僅憑信用卡卡號和有效期就可以消費,甚至連后三碼也省去,更加加大了信用卡的安全隱患。 這其實是一個兩難的問題,一方面信用卡的便捷使用確實給消費者帶來了方便,但是另一方面也會埋下安全隱患,尤其是目前我們國家的信用卡的盜刷處理機制還不完善,因此這個問題亟待解決。 一位業(yè)內(nèi)人士說。
咋辦?
注意保護個人信息
事實上,對于持卡人來說,最主要的就是保護好個人信息的安全。在信用卡使用、消費時一旦涉及信用卡、金錢等敏感信息,務必要打個電話確認對方是否為真實身份,最好不要將自己的卡片隨意借給他人或者是在使用的時候離開視線。
對于信用卡來說,信息保護十分重要,一方面是個人信息,另一個是卡片信息。如卡號、有效期、安全碼等卡片信息切勿告訴他人。尤其是卡片背后的安全碼,日常使用時可適量遮擋。而個人的身份證號、生日等信息也盡量保密,信用卡應只由持卡人本人使用,切勿將信用卡轉借他人。
此外,開通短信告知服務,這能保證賬戶在被使用時,持卡人第一時間獲知信息。一旦發(fā)生盜刷,可以及早掛失卡片。掛失卡片的作用在于,一些卡片附帶有失卡保障服務,在掛失前一定時間內(nèi),能夠證明非本人交易的可免于還款。
提醒
被異地盜刷
快取款舉證
現(xiàn)實中,不少持卡人遇到問題后往往不知道如何處理,專家提示,發(fā)現(xiàn)卡片被盜刷后,第一時間應該致電銀行客服,對卡片進行凍結,同時到公安機關報警,如是被異地盜刷,可立即到附近有攝像頭的ATM機或銀行取款,證實銀行卡在自己手上。
事實上,盜刷引起的糾紛案中,由于犯罪分子往往未能抓獲,銀行和個人雙方均不承認自己存在過錯,不愿承擔對己方不利的法律后果。因此如發(fā)生卡內(nèi)現(xiàn)金疑似被盜刷行為,及時報警可以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異地盜刷的舉證。
信息首發(fā):廣州兩女子卡在境外被盜刷 銀行兩月未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