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反壟斷專家張昕竹受聘高通 報酬140萬美元
張昕竹,1997年畢業(yè)于法國圖魯茲第I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F(xiàn)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規(guī)制與競爭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咨詢組成立于2011年12月,21位專家多來自于高校、研究機構。張昕竹的身份類似于外聘專家。
京華時報(微博)訊昨天,國家發(fā)改委官員在新聞發(fā)布會上透露,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咨詢組專家、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張昕竹,因嚴重違紀被解聘。調查顯示,張昕竹按協(xié)議將收取高通公司140萬美元的報酬,實際已收取報酬7.7萬美元。
昨天,國家發(fā)改委價格監(jiān)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在發(fā)布會上,對張昕竹被解聘一事做了詳細介紹。
據了解,2013年12月,反壟斷局發(fā)布消息稱,已正式對美國高通公司涉嫌壟斷展開立案調查。此后,高通負責人先后四次赴發(fā)改委進行溝通。高通總裁第二次赴發(fā)改委溝通時,曾向該機構出具《關于高通許可定價的經濟學證據 全球經濟學集團白皮書就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調查高通案件提交的相關報告》,該報告第二作者為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咨詢組成員張昕竹。
2014年8月中旬,官方宣布張昕竹于7月30日被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咨詢組解聘。理由是張昕竹作為該專家咨詢組成員,卻受聘于正在接受國家發(fā)改委調查的高通公司,收取高額報酬,為其出具所謂的 未壟斷 的經濟學證據,違反了工作組工作紀律。據悉,這是該專家咨詢組2011年成立以來首次解聘成員。
據許昆林介紹,張昕竹曾對高通公司表示,其本人不太合適直接與之簽署合同,希望通過他所在的全球經濟集團來簽署合同。高通公司雇請張昕竹應對此次反壟斷調查的所有報酬是140萬美元,其中張昕竹參與編寫的報告報酬約為20萬美元,其他報酬會陸續(xù)給付。
許昆林稱,截至官方展開調查時,高通公司實際已經付出88萬美元,張昕竹個人有效工作時間報酬按每小時800美元計。從全球經濟集團的賬單來看,高通集團已向張昕竹支付了9.3萬美元,張昕竹本人和其所在單位確認實際已經收到7.7萬美元。
許昆林表示,今后有關方面會進一步調查,依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進行處理。
高通公司為何選擇張昕竹?
據相關知情人士介紹,張昕竹作為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咨詢組的成員,對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商務部和工商總局三家反壟斷執(zhí)法部門的任何意見建議,都可以通過正常渠道反映,而不需要通過被調查對象轉遞。
高通公司本身擁有龐大的律師團隊,其聘請張昕竹為其出具相關報告,主要是為了利用張昕竹的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組成員的身份。高通希望以這份由該專家咨詢組成員背書的報告,證明中方機構自相矛盾。
釋疑
專家為外企說話是否違法?
根據媒體此前報道,學者為企業(yè)提供咨詢,收取咨詢費,目前我國法律并沒有限制,收取咨詢費的金額也沒有上限。政府咨詢機構的顧問委員、提供智庫作用的人,是否應遵循公職人員的限定,現(xiàn)在全球沒有一致的結論。有律師表示,張昕竹收受高通公司高額報酬,為高通公司在反壟斷調查中作辯護,并不能算違法行為,頂多是違反了發(fā)改委的工作紀律。
據介紹,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咨詢組不是常設機構,張昕竹只是發(fā)改委的外聘專家,雙方并沒有勞動合同關系。解聘張昕竹是由于他利用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咨詢組成員的身份從事了與履行專家咨詢組職責無關的活動,嚴重違反了工作紀律。
事件經過
◎去年11月國家發(fā)改委對高通發(fā)起反壟斷調查,調查范圍主要包括高通的專利授權和芯片組售價。此后,高通負責人先后四次赴發(fā)改委進行溝通。
◎今年5月高通總裁第二次赴發(fā)改委溝通時,出具了一份關于此案的報告,該報告第二作者為張昕竹。高通希望以這份由該專家咨詢組成員背書的報告,證明中方機構自相矛盾。
◎7月30日張昕竹被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咨詢組解聘。原因是其違反了工作組工作紀律。
◎8月初國家發(fā)改委表示已確定高通的壟斷事實。
◎9月11日發(fā)改委詳細介紹被解聘一事。調查顯示,張昕竹按協(xié)議將收取高通公司140萬美元的報酬,實際已收取報酬7.7萬美元。
信息首發(fā):國務院反壟斷專家張昕竹受聘高通 報酬14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