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變成了生意圈
說到微信我們都不會陌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微信朋友圈變成了生意圈。各種推銷代購信息,你忍受的了嗎?
昨天看到一條新聞,說的是微信 朋友圈 成了 生意圈 ,各種直銷、代購魚龍混雜,并提醒大家要擦亮眼睛,謹防上當。我沒在 朋友圈 里上過當,但看完這條新聞,還是很有感觸。
最初接觸微信是朋友介紹。某日跟朋友大談微博的妙處,朋友說你OUT了,我們早就改玩微信了,于是連忙也下了個微信客戶端。用上之后,感覺確實不錯,尤其是朋友圈,私密性比微博要好得多??蓵r間一長,毛病也逐漸顯現(xiàn):沒完沒了的曬幸福,可以忍;沒完沒了的心靈雞湯,也可以忍;可沒完沒了的發(fā)推銷、代購信息,就只能拉黑或者不看了。
傳播學者麥克盧漢真是一位偉大的預言家。他說 媒介是人體器官的延伸 ,他說 媒介即訊息 ,這些曾被認為晦澀難懂的斷語,如今都在飛速普及的移動信息終端上得以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眼下,說手機是我們的 第一伴侶 ,恐怕并不過分,我們須臾不能離開這一連接個體和世界的機器,也凸顯了人試圖與外面的世界發(fā)生聯(lián)系的強烈渴望。但當微信這樣極致的社交工具出現(xiàn),卻又頗為殘酷地展現(xiàn)了硬幣的另一面:微信玩的時間越長,黑名單和 不看他(她)的朋友圈 中的人就越多,本來是想多交些朋友的,如今卻發(fā)現(xiàn)朋友越來越少。
有位做港貨代購的朋友,朋友圈里的內容總是私人信息中包裹著營銷信息,營銷信息里包裹著私人信息,這一度讓我覺得很恍惚,我看到了一個新時代的來臨,也觸摸到一些純粹價值的流逝。
與傳銷類似,微信營銷很大程度上就是 賺熟人的錢 或者 讓熟人幫著賺錢 。雖說很多時候這種營銷是無害的,甚至是互惠互利的,但金錢裹挾了人情,總歸讓人尷尬和不適。所以時至今日,我沒在微信朋友圈里下過一次單,買過一樣東西。
當然,這也許只是個人迂腐守舊的想法。我聽說有朋友在朋友圈里賣家鄉(xiāng)的櫻桃,一個月掙了二三十萬,也聽說有人通過在朋友圈搞營銷找到了生活的動力和事業(yè)的新方向,這些都該得到祝福。而于我而言,更希望看到的是一個不期而至的問候,一個只與生活和朋友相關的笑臉,簡單而美好,如此而已。
信息首發(fā):微信朋友圈變成了生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