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夯實基層基礎
四、全面夯實基層基礎
(十五)健全基層組織網絡。進一步強化基層基礎工作,把更多人力物力財力投向基層,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創(chuàng)新黨組織設置,推動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基層民主管理機制,落實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廠務公開、村務公開制度,充分調動群眾民主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的積極性。進一步加強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社會組織黨組織建設,建立健全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十六)組織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完善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聯(lián)系群眾制度,組織老干部、老黨員、老模范、老教師、老軍人等參與解決和化解信訪突出問題相關工作。發(fā)揮工會、共青團、婦聯(lián)等人民團體優(yōu)勢,做好組織引導服務群眾和維護群眾權益工作。制定扶持引導政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提供辦公場所等形式,發(fā)揮好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建立健全群眾參與機制和激勵機制,把群眾工作觸角延伸到家家戶戶;引導村(社區(qū))制定符合國家法律的村規(guī)民約,運用道德、習俗、倫理的力量調節(jié)關系、化解糾紛。
(十七)加大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力度。把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的重心從事后處理轉移到事前預防上來,做到發(fā)現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處理得好。健全矛盾糾紛預警機制,加強信息匯集分析研判;推行民情分析會、民情懇談會等做法,充分發(fā)揮村(社區(qū))、企事業(yè)單位信息員、調解員的作用。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模式,完善信訪和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lián)動工作體系,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xiāng)、矛盾不上交。
信息首發(fā):中辦國辦明確不受理越級上訪和涉法涉訴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