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刊文重溫毛澤東反腐倡廉思想
在中國共產黨發(fā)展壯大的歷史進程中,毛澤東始終高度重視反腐倡廉工作,留下許多彪炳史冊的成功經驗和寶貴精神財富。毛澤東反腐倡廉思想內容極為豐富,在其思想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僅是中國革命取得最終勝利的重要指導思想,而且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營造了世間罕見的清廉氛圍,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順利進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毛澤東同志120周年誕辰即將到來之際,本報組織刊發(fā)系列稿件,借以重溫和探討毛澤東反腐倡廉思想,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相信對于加強黨的建設特別是反腐倡廉建設,全面推進深化改革具有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
倡導節(jié)約 反對浪費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毛澤東是農民的兒子,深知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勤儉節(jié)約的道理。因此,他把 勤儉節(jié)約、反對浪費 作為 修身 之道;把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當做 齊家 的訓言;把 厲行節(jié)約、勤儉建國 作為 治國 的基本方針。
蘇區(qū)瑞金時期,身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主席的毛澤東,給自己的糧食定量只是一線普通戰(zhàn)士的3/4。延安時期,他自己種糧種菜,按規(guī)定標準領取伙食費,自掏腰包招待名士和外賓;送兒子跟農民學種地,兒子結婚僅送自穿的舊大衣。建國后,子女沒有享受到任何特權,親友想進京謀事,被毛澤東勸回。他一生從未辦過壽慶,離世時沒有任何物質遺產給子女繼承,就連稿費也是 除了支援有困難的工作人員,主席的稿費大部分投入國家建設,一部分用于給黨內的高級干部買書 。
1952年到1962年,毛澤東沒做過一件新衣服,一件睡衣穿20年補了70多次,一雙皮鞋穿了幾十年,襪子都露腳趾頭;吃飯時,掉在飯桌上的一粒飯、一根菜,他都要撿起來吃掉;三年困難時期,他7個月不吃一口肉;即使過了困難時期,最好的伙食改善也不過是一碗紅燒肉。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
孔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在各個歷史時期的講話、著作和實踐中,毛澤東都特別強調勤儉節(jié)約。這是他洞察中國腐朽沒落的封建統(tǒng)治,渴求開創(chuàng)與封建習慣勢力徹底割裂的新社會而產生的最樸素的觀點。其論述之深刻,見解之精辟,行為之示范,為反腐倡廉奠定了良好基礎。可以說,建國初期清正廉潔的黨風和健康向上的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是與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廉潔自律、以身作則分不開的。
- 中紀委點名通報:副省級干部致陪酒人死亡被降級
- 中紀委通報10起違反八項規(guī)定典型問題
- 巡視組:已將湖北部分官員問題線索轉交中紀委
- 中紀委被曝有專門機構收集官網外網絡反腐爆料
- 中紀委兩節(jié)前五次提送禮“禁令” 專家稱罕見
- 中紀委查案部門增至十個 職能分工首度披露
- 中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正式開通 王岐山到網站調研
信息首發(fā):中紀委刊文重溫毛澤東反腐倡廉思想
中紀委 毛澤東 反腐倡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