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失獨老太做試管嬰兒手術(shù)誕下雙胞胎(組圖)
據(jù)衛(wèi)生部《2010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年鑒》估算,我國每年新增7.6萬個失獨家庭,全國失獨家庭超過百萬個。失獨者的晚年在何處安放,是擺在全社會面前一個沉甸甸的民生問號。4年前,60歲的盛海琳在失去獨女后冒險選擇了再生,希望借此安撫失獨后的創(chuàng)傷。她也因此成為中國最高齡的產(chǎn)婦。
失去獨女,她60歲再生育
盡管搬過幾次家,再生的女兒智智、慧慧已經(jīng)4歲,但盛海琳在新家過道里依然擺放著大女兒的遺照。 那是一種掙扎。 每次看到這些照片,她還有些心痛,不過隨著智智、慧慧的成長,她也逐漸走出來,甚至還會跟兩個女兒講姐姐的故事。
1980年,獨生女兒婷婷降生,兩口子對女兒疼愛有加,盡自己的一切可能讓女兒幸福成長。2008年9月,女兒結(jié)婚后,早已退休的盛海琳本以為可以安享晚年,沒想到2009年正月初五,婷婷跟隨丈夫回到池州老家當(dāng)晚,兩人洗完澡回房休息,第二天早晨,小兩口就因煤氣中毒再也沒有醒過來。
盛海琳無比心痛,一度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有些親友為了安慰她,就建議她再生一個,如果不行就做試管嬰兒手術(shù)。
于是,已經(jīng)60歲的盛海琳決定再生一個孩子。她按照醫(yī)生的要求,每天吃藥、打針,經(jīng)過3個月的用藥調(diào)養(yǎng),身體各項機能都恢復(fù)得非常好,月經(jīng)恢復(fù),這讓醫(yī)生都感到意外。2009年10月13日,盛海琳進行了試管嬰兒手術(shù)。醫(yī)生將3個受孕成功的胚胎,移植到她的體內(nèi)。
對于一位60歲的老人而言,十月懷胎可以說是異常艱難的考驗。懷孕期間,盛海琳經(jīng)歷了大出血、渾身疼痛和身體浮腫等危險和痛苦折磨。
大的3.7斤,小的2.9斤。 2010年5月25日9:05,雙胞胎女兒智智、慧慧提前來到人世間,盛海琳也因此打破了生育極限,成為中國最高齡的產(chǎn)婦。
老兩口為養(yǎng)孩子拼命掙錢
如果沒有智智、慧慧,憑借她和丈夫的工資,老兩口晚年的生活應(yīng)該很富足,而此刻盛海琳卻依然在奔忙。從孩子滿100天開始,盛海琳就開始掙錢,主要工作就是到全國各地做保健講座。這短短3年多時間,幾乎跑遍了全國各大城市。
南昌、成都、樂山、重慶、上海、濟寧、杭州、深圳和大連,這是盛海琳12月的工作行程。 一個地方少則一天,多則三四天,為趕飛機經(jīng)常飯都沒時間吃,一個月最短的在家只有兩三天,最長的不到10天時間,我已經(jīng)64歲了,為了孩子幾乎拼了。
年歲大了,感覺吃不消。 盛海琳沒有別的辦法,自己這么大年紀,照看孩子根本不夠體力,只能將孩子交給保姆,而自己能做的就是在余下的時間里為孩子積攢一些錢。 一個保姆全日制,一個是鐘點工,一個月在孩子和保姆身上的花費超過一萬元。 盛海琳說, 唯一擔(dān)心的是自己還能堅持多久,只希望孩子成人前能夠衣食無憂,能夠像正常孩子一樣接受教育。
由于自己陪孩子時間太少,現(xiàn)在兩個女兒更喜歡阿姨,這讓盛海琳有些內(nèi)疚。 我也嘗試著告訴孩子,我為什么生她們,讓她們從小就知道一切真相,我相信她們長大了也會理解我。 南方人物周刊
信息首發(fā):六旬失獨老太做試管嬰兒手術(shù)誕下雙胞胎(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