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到最后一個中國人撤出
堅守到最后一個中國人撤出
在2001年敘利亞全國動蕩之前,中國在敘利亞的公民約有2000人,既有中石油、中石化、華為等大型國企派駐的員工,也有在敘投資做生意的商人,還有部分留學人員和嫁給當?shù)厝说闹袊瘛6壳?,除了堅持留在敘的不?0名中國普通公民外,絕大部分人早已悄然安全轉移。一位仍留在敘的中國人感慨,“悄然間,中國駐敘外交官已經(jīng)完成了所有的撤僑工作,與菲律賓和馬來西亞仍有大量公民被困,俄羅斯最后時刻被迫動用軍艦冒險撤僑完全不同。”
“針對不同的人員與情況,使館從2011年5月起開始撤離在當?shù)氐闹袊瘛?rdquo;張迅大使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對于一些大型公司,使館每個月都會把公司老總叫來通報最新局勢,商量員工撤離方案,同時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幾個大公司在當?shù)氐耐顿Y基本上已經(jīng)收回,沒有因為人員撤離而造成太大損失。”對于合同未到期的中資項目,中國使館則與敘內政部反復溝通,促其加強對中國員工的警衛(wèi)保護。
“2012年6月的一天,我在與敘利亞朋友一起吃飯時偶然得知,阿勒頗水泥廠發(fā)電廠內居然有30多名中國員工。”張迅大使對記者談到一起至今仍讓他心有余悸的事件,“此前這個項目是中國公司負責建造的,但早就撤離回國了。而水泥廠的法國老板不甘心停廠的損失,擅自委托四川一家勞務公司,對中國技術人員許以每月2000至3000美元的優(yōu)厚待遇,繞過中國合法途徑,將他們從中國弄到阿勒頗。”張迅大使立即派兩名外交官冒險前往阿勒頗水泥廠,與法國老板和敘方反復交涉,讓所有中國工人于7月之前撤離回國。“7月剛過,阿勒頗局勢急轉直下,”張大使說:“反對派武裝與政府軍在當?shù)卣归_激戰(zhàn),連當?shù)厝硕急焕ё ?rdquo;
“兩年中,在敘利亞的中國公民沒有一人死傷,公私財物也沒有太大的損失。”張大使感慨地說:“與局勢突發(fā)迅速大規(guī)模撤僑不同的是,敘利亞中國公民的撤離所要考慮的因素不盡相同,原則是:既要保證中國公民的人身安全,又要最大限度地減少因為撤離而造成的損失,同時還要考慮到政治敏感性。”
一旦美國發(fā)動軍事打擊,中國外交官是否還會堅持?方敏表示:“我們外交官一定會堅持到最后一位愿意撤離的中國人撤出為止。因為一些特殊原因,一些在敘中國公民,特別是嫁到敘利亞的中國人可能護照都已失效,但我們也會為他們提供幫助。”
信息首發(fā):敘反對派曾潛伏中國駐敘使館 策反雇員安裝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