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師美式高中騙局 學生爆料有同學被忽悠掉學籍
25名學生中的大部分人選擇了放棄原先高中的學籍,但他們最終并未像吳天清承諾的那樣把學籍"換到更好的中學",導致今年6月畢業(yè)時無法參加國內高中會考。 (資料圖)新快報記者孫毅/攝
吳天清幫劉美辦理的寄讀證明。
“哈佛女生上門對質踢爆騙局”追蹤
有業(yè)內人士稱,18名學生在美國所就讀的那所社區(qū)大學,其高中學位只是部分地區(qū)認可
本版統(tǒng)籌:新快報記者 肖萍
本版采寫:新快報記者 王琛
本報已持續(xù)報道“哈佛女生踢爆華師美式高中騙局”7天。截至昨日,已陸續(xù)有4名曾在“華師美式高中”就讀的學生聯(lián)系到新快報記者,講述了在該機構讀書的經歷。這4名學生爆料,入讀“華師美式高中”后,負責人吳天清曾建議他們放棄原就讀中學的學籍,并聲稱可以幫他們“弄到更好的”,其中一名學生因此失去國內高中畢業(yè)證,至今無處申訴。
另有18名學生在今年6月份由“華師美式高中”畢業(yè)后,集體前往了美國的社區(qū)大學“PierceCol l ege”讀預科,吳天清稱,這批學生將在半年后拿到美國高中學位,并借此申請美國高校。但據出國留學業(yè)內人士介紹,這家學校是美國的一所社區(qū)大學,其預科班所提供的美國高中學位只是部分地區(qū)認可,并不能在全美范圍內申請大學。
15個月以后,王婷仍然清楚地記得,2012年夏天和父親一起走進“華師美式高中”報名點的那個下午,當時接待他們的吳天清穿著紅色上衣,正襟危坐,介紹學校情況時吐字清晰。
“他首先說自己是吳教授。”王婷回憶。
當時的王婷正在讀高一,決定出國。經過仔細考慮,王婷一次交齊了7.8萬元的一年學費,以及上半年大約6000元的住宿費,入讀了這家“美式高中”。吸引王婷決定入讀的因素之一是,該校的宣傳冊上介紹,學校曾誕生一名哈佛學子,宣傳冊的扉頁上貼著一個女生的照片,下面的介紹是:“2009年,向芯,哈佛大學”。
戲劇性的是,一年以后的夏天,向芯本人上門對質,根本不認識她的吳天清暴露了自己的騙局。
學籍
2012年9月初,王婷正式成為“華師美式高中”2012級高中班的17個學生之一。這個班隨后一直有學生中途離校和入讀,今年6月畢業(yè)時的人數(shù)是25人。
入讀前,這25個學生在普通高中的就讀年級并不相同。大部分人和王婷一樣,剛剛讀過了高一,但也有剛讀完了高二的劉美,還有讀過高三、剛剛參加過高考的孟強。
學生入讀前遍布廣東省內不同高中,另外也有籍貫是福建的學生。學期中,還有幾個之前在東莞讀書的臺灣學生插班進來。
“你可以選擇輟學,放棄原高中的學籍。”當這些來自普通高中的學生問到學籍問題時,被默認是學校校長的吳天清總是這樣告訴他們。
對這些夢想出國讀大學的學生來說,只要還有普通高中學籍,仍然可以按規(guī)定參加國內高中會考并獲取國內普通高中畢業(yè)證,當然也可以普通學生的身份參加國內高考。
但吳天清屢次暗示學生,放棄原先高中的學籍也沒關系,他可以幫忙搞到其他更好的比如“華附”、“省實”的學籍——“只要再花一點錢就行”。
王婷的父親心動了,但在咨詢過教育局的熟人以后,謹慎起見,選擇了保留原高中學籍。這個選擇讓王婷一年以后的倍感慶幸,“我沒有上當”。
但王婷的室友劉美就沒有這么幸運了,她聽信了吳的承諾,放棄了原先高中的學籍。在花了一筆錢之后,吳交給她一份執(zhí)信中學的“寄讀生證明”,上面寫著:“接受該生為我校寄讀生一年。”證明落款處蓋有“廣州市執(zhí)信中學”公章,時間是2012年8月2日。
但劉美得到的只有這張證明。在后來找吳天清要求辦理執(zhí)信中學學籍時,她和父母被吳一次次以各種理由推托,最終不了了之。“那時候我去報名上課,吳天清跟我們學生保證一定會有高中成績和高中畢業(yè)證給,然后有不少同學從原學校退學了,結果到后來發(fā)現(xiàn)他根本辦不到,那些同學至今還在為學籍的事情奔波。”王婷的另一名室友、不愿具名的同學在微博上私信新快報記者說。
據王婷粗略計算,25個學生中的大部分人都選擇了放棄原先高中的學籍,但和劉美一樣,他們最終并未像吳天清承諾的那樣把學籍“換到更好的中學”。2013年6月畢業(yè)時,因為在普通高中輟學,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沒有國內高中學籍,沒辦法參加高中會考,也因此沒有國內的高中畢業(yè)證。
上課
除了學籍問題,“華師美式高中”混亂的教學管理同樣令王婷等人感到困惑。
在兩個學期的課程里,教學課程表的隨意變動令王婷很難安排學習計劃。“課程表隨時會變,有時你根本不知道明天的課上什么。”王婷回憶,最頻繁的一次是,一個月的課程表變換了多達4次。這讓學生們意識到,學校的教學根本不像吳天清曾經介紹一樣正規(guī)。
王婷分析,課表變動頻繁、不斷調課的原因,是因為學校的上課老師不穩(wěn)定。據她計算,上過課的老師身份很多,“大部分是華師的外語老師,還有幾個是聘用的外教。”王婷說,華師的外語老師在這里是兼職,因為平時還有課,所以經常因為兼顧不過來,不得不臨時調換。至于聘用的外教,王婷則感覺,“水平真的一般般,其中一個外教的水平還不如國內的英語老師。”
華南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工作人員曾向新快報記者證實,學院的確有一部分老師在“華師美式高中”兼職,但“絕對沒有在校學生”。
除了因為任課老師的不穩(wěn)定帶來的課程表變換頻繁,學校本身的課程設置也令學生覺得“不科學”。“去美國讀書是需要托福成績的,但是我們一直遲遲不開托福課,直到托福考試前的一個月才臨時開課,草草準備了一段時間,就是考前‘臨時抱佛腳’的意思。”
在開學之初,吳天清曾向學生們介紹,學校還會開設“地理”、“美國歷史”等等SAT考試的必修課,但是直到學期末也沒有開,只是學生自己草草準備。
另一名不愿具名的學生則告訴新快報記者,吳天清本人曾經親自上陣,教過“經濟學”的課程。
對此,當新快報記者向吳天清求證時,吳予以否認。
畢業(yè)
2013年6月,在“華師美式高中”呆了兩個學期的25個學生畢業(yè)。學生們一分為二,18個人選擇了按照學校安排,于6月份集體前往了美國的“Pierce College”。吳天清告訴學生們,六到九個月后即可拿到全美承認的美國高中學位,并依此以普通美國學生的身份申請高校,“比普通中國學生容易得多。”
在8月26日新快報記者暗訪中,吳天清再次向記者重申了這一承諾。
但據出國留學業(yè)內人士介紹,這家學校是美國的一所社區(qū)大學,其預科班所提供的美國高中學位只是部分地區(qū)認可,并不能在全美范圍內申請大學。另外,根據美國方面規(guī)定,以美國學生身份申請大學,一個必備要求是“在美國讀書滿兩年以上才能免托福成績,另外,GPA成績必須在一定水準以上”。
對于吳天清所介紹的“6到9個月即可拿到美國高中學位的預科班”,王婷在咨詢了留學中介后,經過與家人商量,最后選擇不去。
“那個美國的高中畢業(yè)證在美國很多大學都是不承認的,那個社區(qū)大學也大概也只有華盛頓州承認學分。”雖然已經喪失國內高中學籍,劉美在謹慎考察后,也沒有選擇貿然前往。
沒有選擇這所社區(qū)大學的還有孟強等共計7個學生,他們目前全部留在國內,自己聯(lián)系中介,準備出國留學的相關材料。去往美國“Pierce College”已經兩個月的18個學生,因為時差問題,很少和王婷等人交流,“因此暫時不知道他們的情況。”
“那些同學不會愿意(接受采訪)的,如果華師美式高中關閉了,他們怎么辦?”在聯(lián)系這18個學生未果后,一名同學分析說。
“吳教授”
“大家都叫他教授,他也自稱教授。”一位不愿具名的學生在微博上私信新快報記者說。
“吳教授”并不是新快報記者接觸到的吳天清身份的唯一說法。在暗訪中,“華師美式高中”工作人員曾數(shù)次稱吳天清為“吳博士”,但吳天清本人否認其具有博士學位。而對于其一度聲稱的“自己是華南師范大學教授”,華師校方也明確予以否認。
除了教授,“中聯(lián)辦”工作人員是吳天清向新快報記者介紹的自己另一身份。在新快報記者回訪中,吳天清神秘地向記者展示了自己的證件,并在空中亮了一下之后迅速收回,其動作富于表演色彩,酷似香港電影中出示證件的警察。
“我也做過記者。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們想干什么。”在最后一次當面采訪中,吳天清對我說。
(文中王婷、劉美、孟強為化名)
信息首發(fā):華師美式高中騙局 學生爆料有同學被忽悠掉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