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揭秘職業(yè)乞丐:上午跪地乞討 中午去買奢侈品(6)
主持人:
沒錯,李教授說到了點子上。有人說法無禁止即可為,因為法律上沒有規(guī)定不可以乞討。另外,不能因為人家掙得多,你眼就紅啊。但是這里的確涉及到,第一個是騙,他編了很多的故事,包括制作假殘疾等等,這里頭行騙的因素占得比例特別大;第二個由于他有很高的收益,就會導致很多人故意去打傷兒童,甚至去拐賣兒童,像更糟糕的方向去發(fā)展,那接下來我們就面臨著一個問題,面對加引號的職業(yè)乞討,社會該怎么辦?
解說:
面對城市里的職業(yè)乞討者,政府部門可以做些什么呢?《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在我國已經(jīng)實施11年,它是專門以 流浪乞討人員為救助對象 的法規(guī),出臺至今,全國已經(jīng)建立起了2000多個救助管理機構,然而面對那些收入不菲的職業(yè)乞討者,依法救助反倒成了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
乞討人員:
我又不偷不拿,又不犯法。
救助站工作人員 A:
但是,我們怕你在這中暑,這么熱的天氣,是吧?
救助站工作人員 B:
你去救助站嗎?
乞討人員:
我去救助站干嘛,在這一小塊地方就我自己,有車拉我,我也不去。
解說:
在山西太原市繁華的商業(yè)地帶,記者跟隨救助站的工作人員,在半個小時內(nèi)對7名乞討人員進行勸說,但沒有一個愿意跟隨工作人員去救助站。而根據(jù)《救助管理辦法》的相關規(guī)定,救助站不能對乞討人員實施強制救助。
太原市救助管理站站長 張廣遠:
我們是自愿求助、無償救助的原則。讓他來站里面,他也不來,這樣我們確實感到無奈。
解說:
不去救助站,那就只能勸導他們離開,但是每當把這些乞討者勸離后不久,他們必定又會返回,繼續(xù)乞討。
張廣遠:
市民都不給錢了,理性施舍,我們發(fā)善心是對那些最困難的人,這些人是以要錢作為生財之道,所以我們沒有必要這樣,大家都不給錢了,那么他也就沒有市場了。
解說:
真正生活無助的流浪乞討者需要救助,那些靠欺騙來博取同情的職業(yè)乞討者,是否需要治理,但如何鑒定兩者的區(qū)別,卻是一個城市管理的難題。而一些城市也都采取過一些禁乞的政策,2012年8月,廣東佛山市首次出臺《佛山市城市容貌標準》,明確規(guī)定 廣場、車站、港口、碼頭、人行天橋、體育場館、劇場、公園、旅游景點等公共場所,無人員乞討露宿 。這個在某種程度上對乞討者進行限制的規(guī)定,一出臺就引起了各界的爭論,有觀點認為這讓城市的管理顯得缺乏人情味。而在北京、上海的地鐵里,禁止乞討賣藝等規(guī)定,也同樣遭受過質疑,那么對于這些鑒定模糊,并且沒有相關法律制約的職業(yè)乞討者,我們該治理嗎?
信息首發(fā):央視揭秘職業(yè)乞丐:上午跪地乞討 中午去買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