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教父”張中生:斂財百億 家丁當(dāng)公安領(lǐng)導(dǎo)(2)
上述多位人士還稱,在中陽,張中生為官霸道成性,私仇必報,扶持親信亦不遺余力,完全左右官員 上下 。 家庭醫(yī)生做了縣醫(yī)院院長,家庭教師做了縣長助理,看門的做了公安局領(lǐng)導(dǎo) 等順口溜,均確有其事。
在張中生的把控下,煙霧騰騰的煤炭經(jīng)濟,造就了一個貪官、巨賈和騙子的江湖。
這個柳林裁縫之子,因出生中陽,而取名 中生 。其后44年宦海沉浮,張中生留下諸多惡評,中陽人對其怨聲載道,留下一句喟嘆, 中陽害了他,他也害了中陽 。
財富傳說
官方資料顯示,2008年至2010年,按照省政府統(tǒng)一部署,呂梁完成了煤炭企業(yè)兼并重組整合工作。除2戶省屬重點煤炭企業(yè)在呂梁辦礦15座不參與整合外,全市礦井由355座整合為112座。
政府主導(dǎo)的資源整合,也為尋租埋下空間。熟悉呂梁政情人士稱,在煤炭經(jīng)濟的 黃金十年 ,副市長張中生分管全市煤炭工作,權(quán)力空前。一位接近中陽煤老板的人士稱,在煤炭資源整合中,該老板的2個礦以評估價半價被收購,差價近4億元, 可想而知腐敗空間有多大。
隨著煤炭資源整合后續(xù)工作深入推進,2012年,呂梁整體進入 大礦時代 。
曾分管煤礦重組,時任呂梁副市長的張中生從中賺得盆滿缽滿,站在60歲的門檻上,也開始為 養(yǎng)老 謀算。
一年后,張中生辭去副市長職務(wù),在距中興廣場一公里外的二郎坪上,修起了兩層別墅區(qū),其中第二層的別墅群為中式灰瓦院落,十余棟建筑一字排開,綿延上百米,頗為壯觀。
除此之外,張中生在不遠的雷家溝另有一處別墅。在那里,青山相依,鐵柵緊閉,從門外向里探視,可見占地近10畝的院落和中式門庭。
多位知情者稱,兩地均由風(fēng)水先生選址打造,暗合民諺 兩山夾一溝,輩輩出閣老(高官) 。
然而,此等宏愿終告擱淺。數(shù)年來,張中生屢遭舉報,卻安然無恙,被指 通天 。直至今年5月29日,已退休的張中生宣布被查,二郎坪上的別墅群未完全建成,人去樓空。至今別墅內(nèi)部仍是毛胚,大門亦用疊疊紅磚填塞。
信息首發(fā):呂梁“教父”張中生:斂財百億 家丁當(dāng)公安領(lǐng)導(dǎo)